高考结束的那个夏天,我无数次在地图上丈量家乡与大学的距离,想象着未来的校园生活,憧憬着能在陌生的城市里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当录取通知书真正握在手中时,那份对未知的期待与忐忑,至今仍记忆犹新。然而,我没想到的是,启程的那一刻,那股浓浓的乡情便紧紧围绕着我。
九月,梧桐叶开始泛黄,我带着行李,怀揣着梦想,走进了大学校园。清晨,我会随着第一缕阳光迈入教室,开启我新的学习旅程,崭新的学习模式,陌生的学习环境,不变的是继续努力的决心。午后,我常漫步在校园的林荫道上,看光影在枝叶间跳跃。有时,我会拐进学校附近的小巷,探索那些藏在深处的宝藏店铺:角落里飘着咖啡香的书屋,卖着特色小吃的小店……店主热情的招呼声总能驱散我心头的陌生感,让我想起家乡熟悉的小街。在参与志愿服务时,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湿地宣传环保知识,为公益活动出谋划策,这些经历让我不再胆怯和腼腆,而是逐渐融入了大学丰富多彩的生活,变得更加开朗自信。
然而,在开心或失意的时候,我对家乡的思念便如潮水般涌来。抢票,便是我回家的第一道“关卡”。每逢假期,我便如战士一般“战斗力爆棚”,提前研究好放票时间,定好闹钟,紧盯购票软件。放票那一刻,手指在屏幕上飞速点击,眼睛死死盯着“提交订单”的按钮。然而事与愿违,我常常沦为“候补”的等待者,失落与焦虑瞬间涌上心头。但办法总是有的,有时为了一张回家的车票,要连续几天蹲守在手机前。终于抢到票的那一刻,满心的喜悦让我明白,坚持终会换来希望,面对困难时的从容不迫,也在一次次尝试中慢慢养成。
踏上归途的火车,拥挤的车厢里,行李堆积如山,过道狭窄难行。在这里,我遇见了形形色色的归乡人:疲惫却归心似箭的打工人,兴奋期待与家人团聚的学生,还有带着大包小包特产的归乡游子。虽然环境嘈杂,大家都面露疲色,但归家的路总是幸福的。这一路的颠簸,不仅是身体的考验,更是对我的意志的磨砺。总会有遇到棘手问题的时候,无论是在主动寻求帮助的过程,还是在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时候,我都在成长,变得勇敢、独立。
换乘时,沉重的行李箱对矮小的我来说是不小的挑战,尽管我有意识地减少行李,但在台阶、天桥上,我每一步都走得较为艰难。而在我咬着牙,一步一步向前挪动时,终于到达候车室坐下休息时,心中却满是自豪。我学会了独自面对困难,学会坚持,有了一个人出门的能力,这可能就是成长赋予我的力量吧。
当我回到家乡时,悬了一路的心才算放下。熟悉的街道、亲切的乡音瞬间将我包围,安全感涌上心头。收拾整顿好,我迫不及待地漫步街头。目光在小街游戈,发现老墙被粉刷一新,上面多了很多县城学生的创意涂鸦,街角小店换了招牌,儿时的公园增添了健身设施。这些细微的变化在曾经我可能都不太会注意,而今我却是有些恋恋不舍地观察着。我不由得既惊喜又感慨,欣慰家乡在不知不觉中的发展进步,我也不断地成长着。
我开始热衷于故地重游,曾经觉得普通的公园,如今漫步其中,一草一木都格外亲切;以前嫌弃的家乡特产,现在吃起来却格外美味,津津有味;曾经想要逃离的高中校园竟然也成了我心里的“景点”。我用心观察着家乡的一切,感受着它的变化,也更加懂得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归属感。
一年求学路,我多地辗转,虽然疲惫,却在那股浓浓乡情的牵挂中慢慢成长。城市里的生活让我学会独立与坚强,激励我努力寻求更好的生活;抢票归家的波折,教会我坚持与希望;返乡途中的见闻,让我体会到生活百态。在对家乡重新发现的旅程中,我逐渐明白了家的意义。这些经历,如同璀璨星辰,照亮我的成长之路。
刻在游子骨子里的乡情,是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也是成长路上最坚实的后盾。这时,我才悟得,原来“家是避风港”这句话的比喻竟是如此贴切。而这段旅程中获得的成长,将成为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伴随我在未来的道路上,充满信心,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