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 -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校报

庖丁——工匠精神

作者:崔鲽蔓  软件工程技术2403班    
2025-05-30     浏览(39)     (0)

千年中华文明孕育的工匠精神,始终流淌在那些执着叩问技艺极限的身影里。鲁班雕木成鹊三日不落,李春架赵州桥千年不倒,敦煌画工匿身洞窟勾勒佛国衣袂。而《庄子》中那位以刀解牛的庖丁,正是这种精神最惊艳的注脚——当专注凝成穿透皮相的目光,当岁月磨出天人合一的锋芒,寻常屠夫亦能斩出惊动诸侯的绝响。

蓝色的幕布上点缀着几颗星辰在天边遥遥的挂着,空气中泛起夏日清晨特有的水汽,黎明破晓的晨光像辆闪耀的马车踏碎了这静谧的氛围也惊醒了在桌案上的庖丁。昨夜点上的油灯已彻底熄了,旁边还摆着已被肢解的支离破碎的牛肉和几把有些残破的刀,“可惜,如果能使活牛练练手就好了。”他一边说着一边默默收拾起桌子,毕竟还要赶时间去梁惠王府做工。

等匆匆赶到王府时,太阳已经爬的老高了,一位老管家正在后厨门口站着似乎是在等他,庖丁心中一紧。“午时王爷要在府中设宴,听闻你解牛的技术很厉害准备,让你在诸位士大夫面前表演一下,你好好准备一下吧。”老管家说完,便背着手离开了。

庖丁心中忐忑,不知不觉又想起父亲教他解牛时的教导:“杀牛虽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其中却蕴含自然的规律。起初宰牛时,眼里只能看到一只完整的牛与别人没有什么区别,等三年之后,眼里便能看到怎样去解牛了。不过这和寻常的屠夫也没有什么不同的。我听闻真正的高手,真正有工匠精神的人,是可以用精神去和牛接触的无需眼睛的观察感官停止了但精神依然在牛身上,但这种境界非一般人可以达到的,到那时已不是普通的解牛这么简单的了。”庖丁心中慢慢平静了,看着自己指腹与手掌上因为常年握刀而出现纹路,他意识到自己一飞冲天的机会来了。

正午,魏国梁惠王府院内,此时梁惠王高居首位,下面陪坐着几位身穿华贵服饰的魏国士大夫,一旁还有粗布麻衣的下人们静候着。院中间一头膘肥体壮的黄牛正焦躁地踱步,庖丁深吸一口气,缓缓走向黄牛他轻轻抚摸着牛的脖颈,感受着它温热的呼吸和跳动的脉搏,闭上眼睛,庖丁在脑海中勾勒出牛的骨骼经络。眼中已没有了黄牛,只有那隐藏在皮肉之下的筋骨脉络。手起刀落,没有丝毫迟疑。刀刃顺着牛的关节游走,如鱼入深水,轻盈而流畅。庖丁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但奇怪的是,没有鲜血四溅,也没有骨肉分离的刺耳声响,只有刀刃与骨骼摩擦时发出的悦耳之声宛如天籁,“好刀法!”梁惠王不由喝彩到,庖丁擦了擦汗水,恭敬向梁惠王道谢,心中泛起喜悦因为他意识到从今日起自己的名字将响彻整座大梁都城:“我叫庖丁,我将青史留名!”

庖丁的成功离不开工匠精神。他日日夜夜的钻研,揭示了他执着的宝贵品质,这种勇攀高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工匠精神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星辰,是勇攀高峰再创辉煌的不朽品质,惟愿我们都能有此精神,为先辈们继承大任,为后辈们树立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