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四川师范大学 - 《四川师大报》

青春赴山海 炬火照星河:
从五四炬火到复兴征途的青春宣言

2025-05-25    

少年自有少年狂,身似山河挺脊梁,敢将日月再丈量,今朝唯我少年郎。百年前,五四青年以热血点燃觉醒的火炬,以血肉扛起救亡的重任;百年后,新时代中国青年以奋斗续写强国华章,以坚守铸就时代丰碑。从“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呐喊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中国青年用勇敢担当扛起历史使命,用默默奉献书写平凡伟大,用坚定自信传承中华文化,用创新头脑绘制科技宏图,用持续奋斗构建时代伟业,在五四精神的传承中踏浪前行,以青春之名,赴山河之约。

 

“乔木亭亭倚盖苍,栉风沐雨自担当。”中国青年是高举炬火、责任在肩的前行者。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面对外敌入侵,霍去病横扫大漠,剑指狼居胥山,以满腔热血筑起大汉边疆的屏障。掷地有声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响彻云霄,将少年将军的报国志向铭刻在祁连山的巍峨峰峦之上;面对民族存亡,陈延年“敢樱强暴凭风骨,能负艰危仗铁肩”,关注国运,传播思想,参加革命,不畏强暴,将其一生最美年华乃至生命献给心中的光和肩上的担。历史长河奔涌向前,担当的火炬从未熄灭,新时代的青年接力前行,用行动回应历史的叩问。凉山彝族三河村党支部副书记洛古有格,辞去国企工作,扎根大凉山脉。为助力乡村振兴、撕掉贫困标签,他带领悬崖村发展电商与旅游。“当第一辆货车驶入悬崖村,洛古有格捧起的不仅是红土高原的苦荞,更是一个民族从闭塞走向开放的希望。”在他的带领下,三河村村民在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大步向前。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中国青年是扎根一线、默默奉献的坚守者。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新时代的青年坚守者,日日行不怕千万里,时时做不惧千万事,如深山的苔花,不争春光却自有芳华;似暗夜的星辰,不夺日月却照亮苍穹。新疆卡昝河边境警务站站长阿思里别克,坚守“西部民兵第一哨”11年,他用青春守护祖国边疆,用奉献筑牢界碑根基,擦去界碑上的尘与雪,守住国门里的安与全。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监测中心副主任赵亚杰,扎根黄河口十一载,让芳华绽放在盐碱地,把论文书写在芦苇荡,她守护着374种鸟类栖息的核心区域,推动黄河口候鸟栖息地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90后“钢铁医生”王海浪,扎根高温轧钢车间,用“工业听诊器”捕捉设备的细微脉动,创下诊断2000台设备零误判的纪录,以科技守护中国制造的钢铁脊梁;95后“快递状元”李庆恒,在日均3万件包裹的分拣中练就“一秒识件”的绝技,用双手编织物流网络,让高效服务成为城市生活的脉搏;00后“钳工冠军”孟凡东,以0.005毫米的极致精度打磨工件,在车床前沉静耕耘,用三年坚守换来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金牌,展现新生代工匠扎根一线的专注与执着。

 

“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中国青年是初心如磐、坚定自信的传承者。

从“为往圣继绝学”的千年宏愿,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当代实践,青年一代正以敬畏之心守护文明薪火,以创新之笔书写文化新篇。在2024年《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现场,清华大学工科博士申昊从容应答成功折桂,他以“左手代码右手诗”的青春姿态,将“胸藏文墨怀若谷”的古典气质融入现代流行语境,诠释新时代理工青年的文化厚度;在三星堆考古现场,00后小将汇集的川大考古队用科技重构历史图景,与泥土为伴,与历史对话,用“探方如棋局,文物若星辰”的匠心,唤醒沉睡千年的文明基因;在确山打铁花表演现场,95后非遗自媒体博主江寻千化滚烫铁水为璀璨星火,让传统技艺通过短视频平台让更多人看到。从苗族银饰到冰上飞龙,从鲛绡海衣到火树银花,她用“非遗+剧情”“技艺+科普”的创意配方,以影像为千年文化拂尘;东师大青年研究团队以激光结构色打印《千里江山图》,实现前沿纳米技术与东方古典艺术的巧妙融合;《哪吒2》以全球票房登顶证明国漫崛起,《黑神话:悟空》借“西游”IP掀起世界狂潮……青年一代正以多元方式,在网络与舞台、虚拟与现实的不同维度,让古老的中华文化在时代的脉络中奔腾不息,在世界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中国青年是突破框架、探索未知的开拓者。

若说文化传承是守护文明的根系,那么开拓创新便是伸展向未来的枝桠。在觉醒的革命岁月里,中国青年敢为人先,打破封建束缚,率先举起红色旗帜,冲出黑暗与绝望,创立起崭新的光明国度;在涌动的改革浪潮里,中国青年敢想敢做,敢闯敢拼,借政策东风创经济飞跃,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番天地;在筑梦的新时代中,一批批青年翘楚正在重大科技攻坚任务里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90后宇树科技CEO王兴兴,带领团队自主研发全球领先四足机器人,实现机器人在地震救援、工业巡检等领域实践落地,打破国际垄断,凸显科技力量;95后“天才AI少女”罗福莉,与平均年龄28岁的Deepseek研发团队深耕AI领域前沿,推动中国AI产业在全球巨头围剿中杀出重围,从跟跑到并跑再到局部领跑。95后清华博士钟翰森,在25岁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发表量子存储器的里程碑成果,带领团队竖起量子存储新标杆,将光量子存储时间延长至1小时,为量子互联网架设中国节点,让世界听见来自东方的“量子心跳”。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中国青年是永不言弃、砥砺奋进的奋斗者。

1916年,李大钊先生在《晨钟报》发刊词中指出:“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百年后,中国青年用实际行动将这份精神宣言写进新时代。当喜马拉雅之巅的狂风嘶吼,是中国青年攀登者用冻僵的双手让中国红傲立世界之巅;当雅鲁藏布江的激流咆哮,是中国青年工程师以钢筋为弦拉起了曲水大桥;竞技场上,他们也通过奋斗不断改写历史:亚洲首位奥运网球单打冠军郑钦文,用十年汗水灌溉梦想种子,在连连苦战和极限逆转的缠斗之中破茧成蝶,以强大的毅力和惊人的韧性将金牌献给伟大的祖国;跨栏新锐吴艳妮,从四川小城到奥运赛场,以每天300次起跑练习突破体能极限,用12秒74的成绩打破外界质疑、1258分的积分登顶亚洲第一,让世界看见中国短跑的蓬勃力量;25岁的孙颖莎,从国乒天才少女到世界女一,用热爱奔赴梦想之巅;21岁的潘展乐,劈波斩浪见真金,刷新自由泳世界纪录,用实力改写“傲慢与偏见”;18岁的全红婵,东京奥运三跳满分,巴黎奥运蝉联冠军,用勤勉超越自我极限……

 

回首五四,热血未凉;展望前程,荣光愈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今日中国青年,既是山海间的赶路人,也是星河下的掌灯者。山河远阔,青春正好,此身所在,即是光明,纵有乱云飞渡、惊涛拍岸,我辈自当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请相信:所有披荆斩棘的跋涉,终将汇成民族复兴的星海;所有炽热滚烫的青春,必会铸就盛世中华的脊梁!

(本报评论员 苏莉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