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工学周报》

“五融五链”推动社会科学专业高质量发展

2025-05-29     浏览(29)     (0)

该文介绍了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心理学联合党支部在高质量党建引领下的先进经验做法。党支部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强化“党建领航、业务强基、立德树人”工作理念,锚定三个根本任务,通过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推动构建特色鲜明的人文社会科学党支部。党支部积极发挥示范作用,不断推动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心理学联合党支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党建来引领。学校党委紧扣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落实“五维一体”融合理念,大力推动构建校、院、支部三级联创工作体系,建立党建“双创”项目校内培育遴选评价机制,打造“强国强军”特色党建品牌。近日,黑龙江省委教育工委公布第二批黑龙江省公办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名单、第二批黑龙江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创建培育名单和首批黑龙江省高校“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创建培育名单,我校7个基层党组织获批黑龙江省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单位。本期介绍省“样板支部”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心理学联合党支部的先进经验做法。

党支部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强化“党建领航、业务强基、立德树人”工作理念,锚定“服务国家强国强军需要、服务东北振兴战略和服务数智时代转型发展”三个根本任务,坚持“五色”并举,推动“五融五链”,构建“13351”党建工作体系,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着力构建特色鲜明的人文社会科学党支部。

 

党建压实责任,明确使命职责链

 

党支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明确使命职责。一是赓续红色血脉,服务国家战略。依托我校国防特色学科优势,围绕国家安全领域,与相关单位开展支部共建,逐步形成“政-学-融”支部共建新格局。二是推动协同发展,助力地方建设。支部加强智库建设,成立国家安全与东北振兴发展研究院,签署“东北振兴智库论坛”平台共建协议,成立“五大安全研究智库联盟”,与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合作成立“退役军人事务专家咨询委员会”。三是深化校地合作,做好基层服务。支部与鸡西市民政局机关党支部联建,开展535个村居和153家养老机构问卷调查,制定“十四五”养老服务中长期规划;与省妇联妇女权益部党支部联建,参与省智库“龙煤集团矿嫂就业情况研究”项目,助力矿嫂权益保护和再就业。

 

党建引领育人,深耕教育教学链

 

党支部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耕教育教学“主阵地”。一是依托人文社科高研院,打造学院全新课程思政体系,参与制定《哈尔滨工程大学通识教育实施方案》,打造兼具人文情怀、社会关怀、数字素养的通识课程体系,获省研究生导学思政团队1项、省研究生课程思政案例4项。二是依托学科特色支撑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学与生活——沙盘游戏治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选课,提供专业性和创新性兼具的心理教育与服务。三是科创项目引领人才培养。支部教师指导学生获“挑战杯”揭榜挂帅专项全国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挑战杯”红色专项全国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铜奖1项,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铜奖1项,“正大杯”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大赛二等奖1项,第六、七届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生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

 

党建赋能科教,深化文化理论研究链

 

党支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一是面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党支部依托“人文思政讲堂”“社会学田野课堂”“林中路高端国际哲学讲坛”“兴海学术讲座”等平台,广泛邀请国内外专家,深刻解读党的创新理论,不断推进其在教学科研中的传播。二是回应时代需要,弘扬中国文化。建设《哲学之思与诗词之美》《中国文化经典导读》《儒家文化经典导读》等精品课程,筑牢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做挺膺担当奋斗者。三是聚焦“数字化社会治理”,构建“微思政”课程体系。围绕智能社会治理打造课程思政体系,推进数字社会治理研究与党史理论学习深度融合。

 

党建提升治理,延展社会服务链

 

党支部结合社会科学学科特色,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主线,开展五大民生实践项目。一是司法矫正。支部教师与哈尔滨市检察院共建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实践基地,先后对8名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人进行法律教育和心理辅导。二是精神康复。组织党员师生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系统连续的康复服务,助力其重返社会。三是退役军人服务。支部聚焦退役军人角色适应和信访服务等问题,优化接访服务,搭建退役军人“连心桥”,助推退役军人融入社会。四是离退休教职工服务。支部骨干教师组建离退休教工志愿服务联盟,帮扶“高龄孤寡病困”的教工群体。五是政府惠民项目。支部教师组建哈尔滨市心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接3个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项目,围绕弱势群体救助开展多样化专业社工服务,累计服务上万人。

 

党建引领人才,加强队伍建设链

 

党支部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建设政治强、业务精、敢担当、作风正的高素质教师党员队伍。一是严把入口关。在选聘中以政治素质为首要标准,着重吸纳热爱教育、思想觉悟高、组织能力强的专任教师,并通过多维度综合评估与动态干预机制完善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二是强化培养。支部将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列入党建重点,通过分层分类培训、聚焦共性问题和实际困难,结合先进经验交流、工作思路谋划和专题业务指导等方式,切实提升其综合能力。三是突出示范。积极发挥“关键少数”在支部建设、立德树人、人才凝聚、学科发展等方面的“头雁效应”,引领支部党建、业务双融双促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