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华中科技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周报》

■ 读书札记

作者:涂薇    
2025-05-26     浏览(53)     (0)

文章介绍了塔拉·韦斯特弗的自传体小说《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作者在书中讲述了自己从普通家庭走出来,最终获得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的成长过程。文章强调了教育对重塑自我的重要性,并鼓励读者拥有改变命运的力量。

飞往我们的山峰

刚开始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Educated)的时候,我并没有很深刻的感受。该书英文书名意为受教育,是塔拉·韦斯特弗写的自传体小说,讲述她从一个从来没进过教室的家庭走出来,最后拿到了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的事。这本书展现了塔拉个人的成长过程。

作者一家人似乎隐居在远离城市喧嚣的大山里,作者塔拉的母亲是一个助产士,父亲和哥哥们经营着一个废料场,生活普普通通,和一般人没有什么区别。但后来我才知道,他们住在山里是因为父亲认为世界末日就将到来,他们要在山里储备物资和武器;他们不去医院和学校是因为父亲认为学校和医院都是政府的奴隶……这些在寻常人看来荒谬无比的观念,竟然被他们奉为信条。正如塔拉日后所言“个人对过去的了解是有限的,并将永远局限于别人所告诉他们的。”

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诞生了一个生性残暴的孩子——肖恩。“我”去学跳舞,穿舞蹈服,肖恩指责“我”没有羞耻心;当“我”拒绝对肖恩言听计从,他就把“我”的头按进奇臭无比的马桶里而不能呼吸;他以羞辱“我”为乐趣,他以把“我”最丑陋的一面展现在别人面前为自豪,他不屑于“我”考入大学……虽然有时候他会向“我”道歉,虽然“我”一次又一次原谅了他,但这些都无法弥补那些伤害。肖恩不仅对“我”如此,对其他的姐妹,对女朋友和妻子都是如此。在两次受到肖恩的死亡威胁后,父母依旧偏袒肖恩,到处宣扬“我”已经疯了。

“我”童年的噩梦还有母亲和父亲的排挤和不理解。父亲说,“我”如果不为他的废料场工作就不能住在家里,“我”原本以为母亲会留住“我”,结果等来的却是一句:你什么时候从家里搬走?那一瞬间,我”对这个家彻底失望了。我无法想象塔拉是如何从这样的家庭自学考入大学,无法想象她是如何在童年的巨大阴影里找到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无法想象她是怎么在都是精英的剑桥大学找到归属感……但勇敢的塔拉做到了。

塔拉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她还有一个哥哥泰勒,启发并帮助她在家自学;她遇到男朋友查尔斯,给她提供暂时的心灵慰藉;她遇到了改变她人生轨迹的大学教授克里博士,帮助她来到剑桥游学,启发她获得自信;她在剑桥遇到了欣赏她才学的历史学教授,帮助她获得了奖学金;她遇到了友善的室友,帮助她融入社会……正是在这些人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塔拉逐渐摆脱了原生家庭带来的阴影。对塔拉来说,也许这个世界大部分都是不友善的,但总有少部分的温暖和幸福,也正是这少部分的闪光,让她依旧深爱这个世界。

塔拉在书中写道:“我的羞耻感源自我有一个将我朝吱嘎作响的大剪刀刀刃推去,而不是将我拉走远离它们的父亲;我的羞耻感源自我躺在地上的那些时刻,源自知道母亲就在隔壁房间闭目塞听,那一刻完全没有选择去尽一个母亲的责任。”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几乎大于外界的一切,父母对孩子的爱就是给予孩子最好的支持。如果没有幸福的家庭,如果没有良好的启蒙者,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塔拉给我们的回答是:接受教育,掌控自己的思想。这里的教育不只是在学校受到的课堂教育,还有通过自身不断学习去完善和充实自己。一次次反省和思考,一次次战胜自己矛盾的内心,坚持不懈地学习去完善自身……才有了后来落落大方的塔拉,她在舞台上接受访谈时谈吐自如,在谈到自己的家庭时没有丝毫自卑和羞耻。

塔拉用知识武装了自己,用教育重塑了自我,最终“飞往”了属于自己的那座山。她的经历让我知道,不管出身怎么样,只要有梦想还有毅力,就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每一个人都拥有改变命运的力量,拥有成为“自己的山”的潜能。正如书名所说的那样,我们也应当像鸟一样,飞往我们的山峰。

(作者单位 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