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肩负着让学生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作为一名教育学专业学生和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我深知,教师应当心怀“国之大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成为新时代“立德、立功、立行”的“大先生”,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作出贡献。
心有大我,坚守“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大先生”。教育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立德”方能“树人”。教育工作者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要做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大先生”,坚持引导学生以品德润身、以公德善心、以大德铸魂,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修师德、铸师魂,心怀“国之大者”;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大先生”。
肩有大任,丰富“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做切问近思、言传身教的“大先生”。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崇高的教育事业离不开优质的教师。“大先生”之“大”在于智慧之博大、情怀之博大、胸襟之博大,做“大先生”就要肩有大任。教育工作者要有丰富“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分层施教、分类施教,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大力培养学生清澈纯粹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启智,更要润心。要做“大先生”就要以扎实的学术功底勇担时代重任,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
行有大德,秉持“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做甘为人梯、知行合一的“大先生”。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教育不仅要立足本土,更要放眼世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同时传播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为世界教育贡献中国力量。教师还应树立文化自信,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具有中国情怀、全球视野的人才。这种“胸怀天下”的弘道追求,不仅是对学生个人发展的负责,更是对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贡献,是教育家精神在国际舞台上的生动展现。
以师者之光,铸强国之基。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的战略布局中,教师至关重要。新时代教师当以“大先生”为追求,在教育的沃土上辛勤耕耘,为实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宏伟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书写属于教育工作者的辉煌篇章。
(作者单位 教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