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牟梓苓霄 记者团王颂佳)5月17日,第二届耕塾创新教育基金奖(简称“耕塾奖”)颁奖典礼,以及耕塾基金创新创业论坛(特别版)暨联创团队 25 周年科创论坛系列活动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校党委副书记张耀,耕塾教育发展基金会10名理事等参加活动。
本届“耕塾奖”设创新团队入围奖、创新团队奖、创新教师奖三大类别,表彰在科技创新与教育领域表现突出的集体与个人。计算机学院“DataTorch”团队,光电信息学院和电信学院“聪羽光影”团队,化学与化工学院、经济学院联合中山大学研究生组建的“天源”团队以及电气学院和同济医学院“无限磁控”团队获得创新团队入围奖;光电信息学院“光联未来”团队、机械学院“智造者”团队、船海学院“华航清舟”团队获得创新团队奖。物理学院退休教师李元杰获得创新教师奖。
张耀在致辞中表示,耕塾创新教育基金饱含着校友们的至深关切,体现了校友们尊师重教、回馈母校的高尚品格,展现了校友们创造价值、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他希望广大教师躬耕杏坛、矢志育才,广大学子勇于创新、担当使命,并期待广大校友与社会各界共同为学校创新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李培根指出,“耕塾奖”的设立是“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生动实践,希望通过奖项传递创新精神,推动教育与实践深度融合。他将个人所获“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的200万元奖金,全额捐赠给基金会,用于支持学校创新教育事业。
耕塾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姚欣表示,奖项不仅是物质激励,更是责任担当。他期待与各方携手让“耕塾创新”精神持续焕发活力。
李培根、张耀、耕塾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代表分别向获奖团队和教师颁奖。
当天下午,耕塾基金创新创业论坛(特别版)暨联创团队 25 周年科创论坛举行。活动分为主题演讲和圆桌论坛两个部分。
在主题演讲环节,李培根以“AI 之智与人之慧”为题,探讨人工智能与人类智慧的协同路径;Manus/蝴蝶效应联合创始人潘传盛分享“AI创业的干货与洞察”,以幽默视角解析行业机遇;机械学院陶波教授聚焦“机器人技术产业应用与人形机器人前沿进展”,解读技术挑战与产业趋势。
圆桌会议环节,姚欣、字节跳动飞书VP 何斌、诸葛 IO 创始人孔淼、豆包 PC 端开发负责人徐颖逸围绕“Agentic AI 时代的挑战与机遇”展开讨论。悦然心动创始人颜庆华主持活动。
随后,创业校友围坐一堂,同庆联创团队25周年,深入探讨联创团队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