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讯 5 月 12 日至 14 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院研究员田野,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邬江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家程亦凡做客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聚焦前沿领域,讲述专业热点。
14 日,田野以“从佩尔方程谈起”为题作报告。他介绍了费马将佩尔方程化为一般二次型的研究,以及拉格朗日等数学家利用连分数展开求解佩尔方程的方法。他将佩尔方程这一数论问题应用到几何中,使佩尔方程中的连分数展开周期与几何学中的手征问题联系起来,得到了如何判断手征性的方法,让同学们深入感受数学各个分支之间的紧密联系。
12 日,邬江兴以“AI 安全问题及可信应用系统研究”为题作报告。他指出,安全可信是AI工程化应用的首要原则;从理论层面分析了AI应用系统必然面临的网络内生安全问题,并介绍了“网络空间内生安全”的概念;通过网络安全三要素文氏图的展示,推导出DVR空间并对其进行了解释说明。邬江兴强调,要大力发展安全可信的AI应用系统,促使AI工程化应用能健康且向善地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人类社会进步。
12 日,程亦凡以“单颗粒冷冻电镜:历史回顾与未来挑战”为题作报告。他系统介绍了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挑战;提出结构研究应进一步贴近原生环境,并探讨了是否应将热力学纳入结构生物学范式;阐述了重构至纳米盘、脂质体或细胞膜囊泡的策略;阐述了在仪器性能、生化制样和图像处理方面的技术突破,通过apoferritin等模型展示了当前方法在分辨率上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