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陕西师范大学 - 《陕西师大报》

王泽鑫:探寻小魔方里的大智慧

作者:记者  周健  学生记者  王振宁    
2025-05-16     浏览(14)     (0)

这篇文章描述了数学与统计学院2023级本科生王泽鑫的魔方之旅。他自小对魔方着迷,至今已与魔方相伴12年,并将魔方和数学结合在一起。王泽鑫逐渐成为了在各级魔方公开赛上竞赛的高手,同时也推广了魔方运动,并将其与教学和办赛相结合。他的热情和创造力让他的魔方之旅充满趣味和挑战。

“挑战总是伴随突破的可能,像那方寸世界里的星辰。从混乱到复原到速拧到创新,跃动着方寸之旅的炽诚……”初夏,校园里悦动着群鸟的欢唱,也引来数学与统计学院2023级本科生王泽鑫的欢唱。他一边修改一边试唱,这首原创的魔方之歌《方寸之旅》已初具雏型。旁边的桌子上,摆满了二阶、三阶、金字塔、斜转、SQ-1等各式各样的魔方。这位魔方“发烧友”,至今已与魔方相伴12年。


王泽鑫小学时就读于洛阳市的魔方特色学校老城一小。2013年魔方社团王晓涛老师“慧眼识金”,将平日里反应快、记性好的王泽鑫纳入社团。“老师带着我们学习魔方知识、观看高手视频,周末的专注力和探索思考练习一练就是三四个钟头。”误打误撞的王泽鑫慢慢喜欢上这个神奇的游戏。到第二年,他已成为社团中三阶魔方速扭最快的孩子,并就此踏上了在各级魔方公开赛上“过关斩将”的竞赛之途。

“第一次参赛是2014年,四年级,太紧张了,成绩并不理想。”不过这次比赛并未带给他折戟的失落,而是打开了魔方大世界的窗口。偌大的赛场、专业的组织、来五湖四海的选手,一切都在以新奇的面孔吸引着他。洛阳、郑州、银川、西安……他的参赛半径越来越大,魔方技术也愈来愈高。

初高中阶段,在学校的支持下,他创办魔方社团并担任教练员,参与多场魔方公益讲座活动。2018年,王泽鑫首次参与到洛阳市中小学生魔方联赛的主办方队伍中,打乱、计时、裁决……“第一次体会到,短短的比赛背后,却需要这么多周密的配合。”他和魔方的链接,更近了一步。

学、赛、教、办,王泽鑫把小小的魔方玩出了花样,魔方的缤纷色彩也沁入了王泽鑫的思考和生命。高二学习导数时,王泽鑫将玩魔方的发散思维、抽象思维迁移到数学中来,推导出一个可以用来解决数学中放缩问题和恒成立问题的不等式ex≥(■x+n-nlnn)2 (m为偶数时,x≥0),命名为“魔方不等式”,并在老师指导下发表在学术期刊。

时光匆匆,高考过后,王泽鑫抛出“命运的魔方”,指向了他心向往之的地方——经常举办魔方比赛的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

“大学的舞台给了我更广阔的天地。”每到节假日,王泽鑫几乎都辗转各地,教学、办赛、参赛、公益培训、社团教学,认识了感情深厚的“魔友”和老师。12年来,他共获得4次世界级大赛奖项,10余次国家级比赛奖项,二阶魔方成绩最高时位居全国第18名;教学培训超500人,裁判培训200余人。

“魔方教学是没有教材的,很多课堂素材都来自自己积累的经验,有很大的创新空间。”每每琢磨出一种新的玩法,王泽鑫就兴奋地分享给学生们。RUFBLD是魔方中的一套全世界通用的转动标记,王泽鑫结合母语习惯,将“R”“U”“L”等记为“上”“拨”“下”“回”等。王泽鑫的“小妙招”有趣又好记,王泽鑫的性子认真又耐心。很多学魔方的孩子都喜欢这位和善的大哥哥,和他打成一片。

随着年龄增长,儿时和王泽鑫一起玩魔方的同学大都退出了这方舞台,“没办法,成年人的速度和反应力比不过小朋友。”幸运的是,他完成了从单纯玩魔方到推广魔方的转型,更多地将精力投入到教学、办赛中。如果偶然参加比赛,那就是跟自己的较量。

屏住呼吸、计时开始、手指翻飞、复原完成、拍下计时器……7.15秒!破纪录!去年4月,在一场陕西高校校园魔方赛上,王泽鑫连赛五把,把把突破,三阶魔方扭出平均7.99秒的成绩,比此前整整快了1.5秒,“比赛时全然专注,潜能被充分激发,这种不断挑战自我的感觉,真好!”


比赛中的王泽鑫(右)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对王泽鑫而言,玩魔方的浪漫就在于,“三阶魔方有四千亿亿种打乱方式,如果不是刻意为之,人一生基本不会遇到同样的两次打乱。”恰是这数不清的可能性,点燃了魔方人无尽的热情和创意。去年秋天,陕西师范大学迎来80周年校庆。王泽鑫灵光乍现,设计图纸,带领魔方社团的16名小学生耗时4个多小时,用3200块魔方拼出一面印有校庆标识的魔方墙,为师大送上祝福。

魔方、数学、教学,王泽鑫喜欢的事情以一种天然的方式互相链接。面临大二专业分流,他坚定地选择了数学师范专业,“魔方蕴含着数学群论与算法的无限乐趣,它启蒙思维、挑战耐心、解谜混沌,我想努力把魔方的思维融入数学教学,想一直致力于推广魔方这项智力运动。”小魔方里蕴藏的大智慧,指引着王泽鑫一步步稳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