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宁波大学 - 《宁波大学报》

用三万小时逆袭成为力学新星

——记保研浙江大学的倪方坤同学

2025-05-20     浏览(16)     (0)

他专研于计算流体力学前沿,斩获多项国家级、省级竞赛奖项,是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得主、宁波市优秀大学生获得者,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 SCI 期刊论文 1 篇,获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众多高校推免青睐,最终选择赴浙江大学保研深造,他就是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 2021 级工程力学 (拔尖 人 才 创 新班) 倪方坤同学。

 

天道酬勤 勤学破茧

不同于普遍看法里自始至终的学霸形象,倪方坤大一时的目标感并不明确,对待学业也并没有很上心。转折点始于大二上学期的一次深刻自省:我的大学四年应该要怎么样过?认真思考大学生活后,倪方坤通过询问老师和有经验学长学姐,确立了自己的大学目标——在保持高绩点的基础上参与竞赛与科研研究。自此,他开启了自律与拼搏并行的新篇章。

刚踏入宁波大学时,力学对倪方坤来说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学科。高考物理成绩曾班级垫底的他,一度怀疑自己是否适合。面对力学专业的复杂公式,他选择用勤勉破解困局——将《理论力学》教材反复研读,查阅文献资料逐字逐句翻译《材料力学》内容,为每一个课后习题认真手绘图形,课后自学力学课程超200小时……从质点运动到连续介质分析,从经典力学到现代工程应用,他一步步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天道酬勤,倪方坤的这份执着终成璀璨答卷:连续三年综测排名位居专业第一。

扎实的学业功底,让他在保研面试时面对深奥的问题变得更加从容自信。曾经晦涩的公式,此刻已化作掌中利剑。

 

知行砺剑 学以致用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真正的力学不应止步于纸面。带着这样的信念,倪方坤积极参加学术研讨活动,申报科研项目。回忆起自己过去两年的竞赛和科研经历,他坦言,通过全程参与课题组会议、主动汇报进展、虚心请教疑难,他逐步攻克知识壁垒。他总结出一套高效学习方法:给每个任务设置优先级,每学期前期花大量精力投入到竞赛和科研项目中,最后一个月或者一个半月把重心放在学习上。

作为力学专业学生,他深谙学科特性:力学课程体系严谨,课后优质资源稀缺,课堂专注与及时答疑尤为重要。课堂上,他始终保持全神贯注,详尽记录笔记;课后则与同学研讨难题,或向导师求教,确保知识不留死角。这种严谨治学的态度,使其连续三年稳居专业前列。

2023年,在力学学科的支持下,他和班级小伙伴们一同前往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开展为期一个月访学交流,他了解到了更多前沿学术资讯和高端实验设备,极大地开拓了视野和眼界,也让他对力学增进了一份热爱。回国后,倪方坤在班主任潘建华老师指导下,聚焦计算流体力学方向,开启攻坚之路。他将共轭梯度法引入泛函变分框架,独立编写500余行核心代码,完成超十万核时的算例验证。那些通宵调试算法的夜晚,最终凝结成SCI期刊上的一作论文。

同时,他还注重学以致用,积极参加和力学相关的数学建模等各类学科竞赛。在6个月内,他连续斩获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亚洲赛区)二等奖、周培源力学省赛二等奖、浙江省大学生力学竞赛二等奖等5项竞赛奖项。对他来说,每个奖项都是力学之美的注脚。

 

力学铸魂 惊艳逆袭

作为一名工程力学专业本科生党支部的一员,担任支部副书记的倪方坤,积极参与组织支部的理论学习会、保研分享会等活动,创新力学+党建模式,将力学科普元素融入3次特色党日活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所在支部获评宁波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五星级党支部。

同时,作为学院力学科普宣讲团负责人,他带领科普团队走进江北区文竹社区、镇海区车站路社区、余姚市梁弄镇等市内多所社区,联合宁波大学青藤书院等开展力学知识科普宣讲,积极参与由宁波市委社会工作部等单位主办的“‘We’光成炬地有声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受众超2600人,受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网、甬派等媒体报道。2024年,他带领团队着力打造力学科普宣讲团积极探索科学家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的“1+3+1+N”实践模式,荣获全国和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

倪方坤还积极承担着学院绣山阳光力学社的社长工作。期间,他创立“1+X”帮扶机制,积极组织社团成员强化力学知识学习,累计辅导300余名同学啃下材料力学等硬骨头,并动员参与力学学科竞赛,营造良好学风氛围。2024年,社员代表学校首次摘得国家级A类学科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大赛一等奖,夺得第五届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亚洲赛区)团体赛一等奖、个人赛一等奖等荣誉。

对学弟学妹们,倪方坤给出了建议:首先,要为大学生活设定清晰的目标,主动了解专业就业形势与相关资讯,认真规划未来;其次,要相信自己坚定前行。万事开头难,只要迈出第一步,积累了经验,便能越挫越勇。他希望学弟学妹都能在大学中度过充实而美好的时光。从迷茫到笃定,倪方坤用行动诠释了优秀的内涵。

当深夜图书馆的灯光依旧灯火通明,当力学科普课堂响起一次次掌声,三份成绩单缓缓展开,这个曾自嘲"物理垫底"的少年,用近四载春秋完成了一场惊艳的逆袭!他用热爱与坚持书写了青春答卷,未来,倪方坤将继续以力学为笔,书写属于自己的追梦篇章!

(通讯员 洪松 学生记者 占雅菲 徐子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