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安徽理工大学 - 《安徽理工大学报》

绩点4.21!保研西北工大!她以坚毅勤恳书写大学生活!

作者:魏艺  尹静雯    
2025-05-20     浏览(37)     (0)

这篇文章讲述了张祺璇的保研之路,她通过坚毅和勤恳的努力,最终取得了成功。她的成功不仅在于学术成绩的优异,更在于对知识的渴望、对科研的热爱、对自己的准确认知和对未来的清晰规划。 同时文章中,提到她在担任医学院安理天使志愿服务队负责人期间,参与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大赛的科研经历也十分丰富。在学习过程中,她也更加注重知识的运用与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张祺璇的保研之路充满了挑战和机遇,但她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努力提升自己,最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张祺璇,中共党员,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药学专业2021级本科生。现已保研至西北工业大学医学研究院药剂学专业。大学期间,张祺璇在《生物化学》《药剂学》两个课程中均取得了99分的优异成绩,并在其他的主修科目中取得优异表现。她以专业及推免成绩排名第一、GPA4.21的优异成绩,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并荣获多项校级荣誉,可谓是成果累累。同时她也积极参与各项专业竞赛,在实践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张祺璇不仅在学术上表现卓越,还积极参与科研与社会实践,曾担任医学院学生组织“安理天使志愿服务队”负责人、医学院红十字会志愿队服务队队长,展现出了突出的领导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接下来就让我们了解张祺璇的追梦故事。

明晰学习目标,高效深入学习

成功离不开一张张满意的答卷,它们铺出了一条条光明的路。在专业学习方面,张祺璇认为绩点和英语能力至关重要。她的专业及综合成绩排名为专业第一,GPA为4.21。她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包括重视课堂学习、课后整理笔记、掌握重难点以及正视自己的弱点并采取相应的策略。

张祺璇十分看重课堂学习,“课堂笔记是我最看重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从高中开始就把做好课堂笔记作为学习的首要方法。”她说,她喜欢在课后整理笔记,几年大学下来她积攒下属于自己的厚厚的学习笔记。这些笔记将知识点和个人理解整合在一起,有助于她在复习时快速掌握重点,也帮助她在诸如《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的专业学科里建立起知识的脉络。此外,张祺璇告诉笔者,只有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点,才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她曾称她的复习方法是 “无差别式复习”,只要是老师上课讲到的内容,就做到全面掌握。同时,张祺璇知道自己的薄弱方面,即计算能力。因此她在考试中,会格外留意计算题。

张祺璇就是通过这种系统全面又扬长避短的学习方法,以及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和指导,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生物化学》(99分)、《药剂学》(99分)、《免疫学》(97分)、《仪器分析》(97分)、《生理学》(95)、《药理学》(94)……就是张祺璇交出的完美答卷。此外,张祺璇在学习中也不断提升、不断反思,更注重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

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顶住压力向前

张祺璇在2022年11月以核心成员的身份参与了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命科学大赛,参赛课题为《新型姜黄素苯酯类衍生物抗癌细胞效应及机制研究》,她在项目中承担了药物合成方面的工作,主要负责将已通过细胞筛选的活性较好的两种先导化合物进行量产。在这个课题中,张祺璇充分掌握了有关实验的一系列操作,也极大地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文本撰写技巧,为今后论文的撰写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3年,张祺璇以第一主持人的身份参与了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课题依旧是她在实验室研究过的课题———姜黄素。从课题参与者到主持人,身份的转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张祺璇很快就做好了调整,她告诉笔者,作为主持人,首先要有担当意识,主动承担竞赛的想法和行动。其次是责任意识,张祺璇在参加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的同时还以核心成员的身份参加了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新型PI3K/mTOR双靶点激酶抑制剂诱导肺癌细胞凋亡与自噬》。面对紧张的时间、庞大的压力,张祺璇依然有条不紊地完成生命科学竞赛,包括前期队伍组建、实验设计和综述的提交,中后期实验数据的记录以及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论文的撰写。“大部分是由我作为主力完成的,工作量还是比较大,而且要牢记各个环节的时间节点,明确在哪个阶段该做什么事。”她说,虽然压力巨大,但张祺璇依然完成了参赛作品。

谈及参赛的经验,张祺璇提到,一个项目成功的关键肯定不单单在于一个人的努力,更在于成员之间的协调沟通。譬如一些优化实验,一旦反应开始,后续的处理就得紧跟。这时她会与她的成员协商,在上课前先去实验室投料,等待物料反应一两个小时再进行相应的处理。而且实验总有失败的时候,她也需要平稳成员情绪,去计划去讨论,保证实验的后续进行。此外,张祺璇还在大二上学期开始加入了余盼老师的课题组。在余盼的指导下,张祺璇不仅完成了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的参赛论文,还作为作者之一在中科院期刊Molecules发表 《DiscoveryofNovelMono-CarbonylCurcuminDerivativesasPotentialAnti-HepatomaAgents》(IF:4.7)。

除了参加专业学术竞赛,张祺璇还参加我校“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荣获医学院第一名与校二等奖荣誉,锻炼个人表达与交流能力,重拾起幼时的兴趣爱好,在各个领域都有自己的体悟与发展。

通过多次竞赛的参加,张祺璇在大学期间积累了足够的科研及实践经历,培养了个人沟通交流技能,这些专业技能和知识对她后来能推免到西北工业大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保研之旅漫漫,步步坚定,步步有回响

保研推免之路,宛如一条蜿蜒曲折的山间小径,不仅有峰回路转的惊喜,也有崎岖不平的挑战。张祺璇在采访中提到,保研过程中最大的阻碍是时间紧迫和情绪焦虑。她建议有考研意向的学弟学妹们要提前准备,有计划地进行保研申请,同时也要有清晰的自我认知和坚定的决心。保研不仅是一场学术能力的比拼,更是一次心理素质的考验。在重视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更加强调自身能力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她是保研和考研两手准备的,压力还是颇大,但结果终于没有辜负自己。

大二期间,受疫情影响,张祺璇经历了居家学习阶段。在家中她与双胞胎姐姐一起学习,学习完张祺璇会让父母抽查知识点以此来更好地记忆,确保自己能达到了应对期末考试的水平。返校后,张祺璇在考试中取得了绩点专业第一的成绩,并在大二下学期继续保持优异表现,通过理性的分析,她最终确信自己能够获得保研名额,便开始着手准备推免的相关事项。进入大三,张祺璇更专注于提高绩点,同时为保研和考研做两手准备。2024年5月份开始,她开始准备保研材料,并积极投递夏令营申请。在长达4个月的保研过程中,张祺璇在各个方面都做足了充足的准备。7月份,张祺璇不仅要准备期末考试,还要准备考试结束后保研线上面试。即使时间紧张,任务繁重,她也都出色地完成了。整个保研的过程下来,张祺璇共获得6所高校拟录取资格。

张祺璇跟笔者分享了一次难忘的面试经历。在面试提问环节,一位老师留意到了简历中自己的主修科目中有《仪器分析》。这位老师正巧就是仪器分析的授课老师,老师提问的相关内容属于碎片小知识,张祺璇仅回答出了一部分内容。在面试结束返校途中,她一直对这件事耿耿于怀,这次的经历让她更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她自己整理了专业上常见的50道问题,并把中英文答案都烂熟于心,并在面试中逐渐积累经验。

少年人终将奔赴远方,探索更广阔的天地。张祺璇一直很喜欢西北工业大学,她认为,尽管药剂学不是该学校的王牌专业,但它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她希望能够在研究生阶段,不断提升个人专业技能,为维护人民健康作出贡献。张祺璇在本科期间的专业是药学,她对药剂学和药物化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决定研究生阶段的专业方向时,她坚持在自己熟悉的一级学科内发展,选择了药剂学作为二级学科。她提到,选择西北工业大学医学研究院的药剂学专业,是因为该校的意向导师兼顾了药剂学和药物化学两个研究方向,这与她的兴趣和背景相契合。最终她结合个人兴趣与发展,明确了自己的选择。

在保研过程中,张祺璇经历了心理压力和时间管理的挑战。她提到,保研是一个不断受打击的过程,需要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她通过与本科指导老师的沟通、朋友的鼓励以及自我调整,逐渐克服了焦虑和压力。她建议,保研过程中要有明确的目标、周详的计划和平和的心态。

良师益友相伴,“战友”亦在身旁

一个人的成功,往往离不开背后的无数良师益友和家人的支持。当提及她的老师时,张祺璇脸上洋溢起对老师的感激。在保研过程中,张祺璇的本科指导老师余盼给予了她极大的鼓励和帮助。在她纠结意向院校选择时,老师会打来电话给与意见和指导。在她因为offer焦虑的时候,老师也会及时地给予她鼓励和肯定。老师的肯定打消了张祺璇很多的顾虑与紧张。还有她的任课老师们,“在专业知识上,专业老师都是有求必应,只要我提问,他们都会很耐心地给我指导。这也是一个正向循环。他们越愿意回答、对我的期许越大,我就越想把这一门科目学好。”

张祺璇也很感激她的辅导员王敏老师。在大三上学期,恰逢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举办,王敏十分信赖地给予她一个推荐名额,她也不负期望地获得了校级二等奖。“我真的觉得这个机会唤醒我之前对于演讲主持的兴趣,激发了探索自己更多方面可能性的想法,感谢王老师给我这个展示的机会。”在张祺璇参加夏令营的过程中,她认识了很多来自各个高校的优秀的朋友,从和他们的交谈中,她学习到了很多与专业有关的交叉内容。同时他们彼此之间也一直相互鼓励,相互促进。

张祺璇有一个双胞胎姐姐张祺妍,他们俩既是“对手”也是最好的战友。两位年岁相同、相貌相同的孩子,自小便开始相互比较,相互竞争。张祺璇说:“我们之间是相互督促的,姐姐的六级是一次过的,压力就给到我了,我就更能努力地去学习。而有时候我拿多一点的奖学金也会促进我姐姐进步,我们俩都是正向促进的。”由于张祺璇英语六级备考并不是十分顺利,因此姐姐也会耐心地给她分析问题。她还给笔者分享她们姐妹俩之间的一个小乐趣,她们俩都非常期待给对方查成绩,以此种形式完全参与了对方的人生,是最最亲密无间的“战友”,也是实力相当的对手。姐姐张祺妍也是以优异的成绩推免到兰州大学。她们姐妹俩可以继续携手同行,共同努力,相互促进,成就更好的自己。

工作尽责,长跑坚韧

除了优异的成绩和丰富的竞赛经历,张祺璇大学期间的生活也非常充实。她在大一下成功竞选了副班长一职,主要工作是作为组织者来进行班级日常事项的管理和相关活动的开展,而若是涉及其他班委的工作,她也会作为协调者来提供相关帮助。班委的经历使她的语言表达的逻辑性,还有统筹安排能力都有了极大的提升。班级同学对于张祺璇的工作也给予了肯定,这也促进了她工作的积极性。大一上学期,张祺璇加入了医学院安理天使志愿服务队,在大二的时候成为了服务队的负责人,负责与学校一附院及淮南市红十字的联系,这极大锻炼了她的沟通能力和时间安排能力。此外,热爱运动的张祺璇将长跑的习惯也贯穿在大学生涯中。“我经常和同学一起绕学校跑个三五千米。”长跑本身就是一件极其考验人的身体素质和精神意志的一项运动,她说长跑极大的磨砺了她的意志,潜移默化地让她觉得自己是一个很有耐力的人,在遇到困难时给自己信心让自己坚持下去。

张祺璇的保研之路,充斥着坚毅和勤恳,风雨相伴,终一路生花。她的成功不仅在于学术成绩的优异,更在于她对知识的渴望、对科研的热爱、对自己的准确认知和对未来的清晰规划。祝福张祺璇在未来的学术道路上能够取得更多的成就,一路花开烂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