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校报》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笔谈

新闻宣传工作的群众路线

作者:·田丽    
2025-05-10     浏览(67)     (0)

文章阐述了新闻宣传事关党的事业整体,要坚持群众主体性,创新方式与方法,以人民为中心,贴近群众生活,尊重群众主体地位,为群众提供有益的信息和服务。新闻宣传工作必须遵循群众路线、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始终坚守人民立场。


新华通讯社延安清凉山旧址

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中的生动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形成并始终坚持的优良传统和根本工作路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必须“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新闻宣传工作作为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推动发展的重大使命。在全党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关键时期,新闻宣传工作坚持群众路线,不仅是宣传工作自身成败的关键,更是关乎党的整体事业能否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

一、新闻宣传事关党的事业整体

新闻宣传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任务是通过有效的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凝聚社会共识,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新闻宣传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党的权威以及党的事业的整体推进。

新闻宣传是党的形象的重要塑造者。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通过报道党的政策、成就以及党员干部的先进事迹,向全社会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的形象。党的形象不仅体现在党的历史功绩和伟大成就上,更体现在党的作风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党的形象,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力量。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过程中,新闻媒体通过报道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转变作风、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有力地展示了党的良好形象,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拥护。

新闻宣传是党的事业的重要推动者。新闻宣传工作不仅是信息传播的过程,更是凝聚共识、动员群众的过程。党的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而新闻宣传则是动员群众、凝聚力量的重要手段。通过新闻宣传,可以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传递到基层,让人民群众了解党的主张,积极参与到党的事业中来。在革命战争年代,新闻宣传是唤醒民众、凝聚力量的重要工具,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革命斗志,为建立新中国打下群众基础。例如,延安时期的《解放日报》通过宣传抗日主张和报道斗争事迹,团结人民、鼓舞士气。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新闻宣传动员群众参与国家建设,通过宣传成就和政策解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深圳特区的发展报道展示了改革开放成果,吸引人才投入特区建设。新时代,新闻宣传成为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报道各领域成就,增强人民对党的信任,展示国家形象、凝聚民族精神,提升民族自豪感的关键力量。

新闻宣传是党的决策的重要反馈渠道。新闻媒体通过报道社会热点问题、群众诉求以及政策执行情况,为党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及时、准确地反映社会实际情况,为党的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支持。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改文风、转作风,新闻媒体通过报道各地各部门的执行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群众的反馈意见,为党中央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新闻报道要坚持群众主体

性群众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核心,也是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尊重群众主体地位与创造力,为新闻宣传工作指明方向。从历史看,党在创立初期便重视群众性报刊;延安整风期间,强调新闻宣传与群众紧密相连;革命斗争时期,新闻宣传注重教育鼓动群众、关注群众真实境况,形成“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格局;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新闻宣传联系群众的要求不断升级,传播观念持续革新。新时代,“人民至上”理念进一步升华了群众路线思想。因此,新闻报道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群众主体地位,真实反映群众需求,切实服务群众生活,让新闻真正成为连接党和群众的桥梁。

新闻报道要贴近群众生活。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是与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新闻工作者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挖掘出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新闻素材,通过生动的报道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重视。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过程中,新闻媒体通过报道各地各部门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方面的新举措、新成效,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带来的新变化,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新闻报道要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新闻报道的主角。新闻工作者要善于发现群众中的先进典型和感人故事,用群众的语言、群众的视角来讲述群众的故事,让群众成为新闻报道的主体。同时,新闻报道还要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鼓励群众通过各种渠道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过程中,新闻媒体通过报道基层群众的创新实践和先进事迹,有利于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深入贯彻落实。

新闻报道要为群众提供有益的信息和服务。新闻媒体不仅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新闻报道要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为群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新闻宣传工作应凸显民生和社会新闻的重要性。新闻报道应依据工作需求、新闻价值和社会效果来决定报道与否;同时,对于考察调研活动的新闻报道,应更多地反映群众所关心的核心内容,更加贴合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三、新闻宣传要创新方式与方法

在当今信息时代,新闻传播的渠道和方式日益丰富多样,新闻宣传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方式与方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新闻宣传要注重内容的质量和深度。高质量的新闻宣传内容是达到实际效果的基础。新闻工作者要深入调查研究,挖掘具有新闻价值的素材,精心策划选题,撰写生动、准确、有深度的新闻报道。要避免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杜绝虚假新闻和低俗内容,确保新闻宣传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要求优化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事活动新闻报道,提高外事报道针对性,增加信息量,减少一般性报道。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过程中,新闻媒体通过深入报道各地各部门在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方面的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为其他地区和部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新闻宣传要注重传播方式的创新和多样化。新闻媒体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拓展传播渠道,扩大传播覆盖面。要根据不同受众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播方式和平台,提高新闻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例如,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新闻事件,增强新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群众进行互动交流,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增强新闻宣传的互动性和参与感。

新闻宣传要注重与群众的互动和反馈。新闻宣传工作不是单向的信息传播,而是与群众进行有效的互动、沟通的双向交流。新闻工作者要及时关注群众的反馈意见,根据群众的需求和反应,调整宣传策略和内容,增强新闻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过程中,新闻媒体通过开设热线电话、网络留言等形式,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新闻宣传要注重与实际工作的结合。新闻宣传工作不能脱离实际,要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新闻宣传要围绕重点工作、重大活动、重要政策等进行宣传引导,通过宣传推动工作的落实和推进。同时,新闻宣传工作还要注重与群众的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宣传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社会建设,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过程中,新闻媒体通过报道各地各部门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方面的新举措、新成效,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深入落实,为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新闻宣传工作始终与党的事业同频共振。新闻宣传工作遵循群众路线、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必须始终坚守人民立场,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实践。既要以坚实的内容展现媒体的责任,又要通过创新的方式提升传播效果,在聆听民众诉求、回应民众关切的过程中,不断强化新闻宣传的引导力和影响力。唯有如此,才能使新闻宣传成为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动力,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舆论基础。

(作者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