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校报》

作风建设论坛

百年医者精神引领作风建设新标杆

作者:·岳思峰    
2025-05-10     浏览(120)     (0)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东门内“人民公园”里的伍连德先生铜像和院训交相辉映,见证了中国现代医学先驱的初心和医院发展历程。伍连德先生一生为我国医学、医学教育以及公共卫生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应当树立起作风建设的新标杆,投身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东门内“人民公园”里一片生机勃勃,首任院长伍连德先生的铜像巍然耸立。公园宣传板上“仁恕博爱、聪明精微、廉洁醇良”的院训,源自 《创建中央医院记》 中的古朴碑文,历经百年传承,已内化为“人民人”的精神象征。这座铜像与院训交相辉映,无声地叙述着中国现代医学先驱的初心,见证着中国人自行筹资建设和管理的第一家综合性西医医院的发展历程。

20世纪初中国尚未建立自己的现代化医院,伍连德先生怀揣着为老百姓服务的愿景,立志建立一所现代化综合医院。然而,在筹建初期,他遭遇了重重困难,北洋政府的动荡导致建院资金无法得到保障。面对挑战,伍连德先生不畏艰难,远赴重洋,在槟城侨界为医院建设募捐善款,并慷慨解囊捐出 2500 银元。返回北京后,他勤俭节约,向海关、铁路部门、税务处及供应商请求折扣,以减少开支。在医院建设期间,他更是拒绝领取任何薪水或报酬。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北京中央医院 (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于 1918 年 1 月落成并正式开业。

伍连德先生的一生,硕果累累,不仅成功扑灭了东北鼠疫,还主持编纂了 《中国医史》,创立了中华医学会,建立了现代化医院与医学院校体系,对我国医学、医学教育以及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严谨求实、无私奉献的医者精神,以及尽职尽责、勤俭务实的工作作风,值得我们发扬并传承下去。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尽管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在不断变化,但伍连德先生所展现的精神品质,仍然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驰而不息将作风建设引向深入。

党的十八大以来,医疗领域诸多杰出人物的事迹广为流传,他们以高尚的品格和卓越的贡献,成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例如,钟南山院士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勇担重任、冲锋在前,展现了共产党人的担当和使命。张伯礼、张定宇、陈薇等无数医务人员为新冠疫情防控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了新时代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只有勇于担当、甘于奉献,才能真正为人民谋幸福。

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是一次对党员干部思想理论的再教育、再武装,也是对纪律作风的再检阅、再提升。对广大党员干部而言,要自觉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充分认识到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人民医院在学习教育中深入挖掘新时代党的优良作风,同时发扬医院百年积淀的传统,将其作为医风、院风的传承,用以鞭策、督促指导我们改进作风,使党员干部能够更好地汲取历史智慧,增强党性修养,磨砺个人品格。

通过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广大党员干部应当树立起作风建设的新标杆,不断汇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正能量。让我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投身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委办公室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