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黑龙江大学 - 《黑龙江大学报》

高龙彬:强调双“text”的师者,为黑土地历史“点金”

2025-04-30     浏览(26)     (0)

高龙彬是东北近现代史和哈尔滨城市史研究专家,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哈尔滨独特的历史风貌,积极发挥专业优势为哈尔滨和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他的研究经验包括国际视野、微观研究、价值判断和现实关怀,并注重史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高龙彬将历史研究的成果与经验运用到教学中,并积极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他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向各地游客讲解哈尔滨和黑龙江历史文化。


多年来致力于,东北近现代史和哈尔滨城市史研究,以细腻的笔触刻画,哈尔滨独特的历史风貌,他走街串巷踏查历史文化遗存,“登堂入室”拜访历史的见证者,将历史研究的成果与经验,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他积极发挥专业优势,为哈尔滨和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他是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教师高龙彬。

高龙彬,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理事与黑龙江省哈尔滨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为冷战史、俄国(苏联)史(俄国侨民史与中俄关系史)、犹太史(犹太人来华史与犹太思想文化史)及东北史(东北近现代史与东北城市史)等。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其中2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1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等多项。

专业研究 中外并重

高龙彬专注于专业研究,2024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哈尔滨城市史:枢纽与窗口》专著,中国城市史研究会副会长、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所长何一民教授等在《2024年中国城市史研究回顾》中评价该书,“高龙彬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哈尔滨作为交通枢纽和多元文化交通城市的独特历史风貌”;天津城史专家、《天津日报》主任编辑罗文华在《津城冰城文脉通》里评论该书,“高龙彬先生对哈尔滨城市史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值得我们在研究天津城市史时予以借鉴”等。

高龙彬的论文《ThePolishExpatriatesinHarbin》(《哈尔滨波兰侨民》)发表在《SlavicStudiesinChina》(《中国斯拉夫研究》)后,引起了中外学者和原居哈尔滨侨民的关注。波兰共和国什切青市哈尔滨人俱乐部副主席耶日·柴耶斯基(JerzyCzajewski)与他取得联系,并就波兰侨民在哈尔滨的社区建设、日常生活、组织机构等进行了交流。

高龙彬获得202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美国‘哈佛苏联社会制度项目’及其影响研究”(24BSS013),参与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项目“俄罗斯民族意识研究”(19BGJ060)与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藏1950年中国共产党档案文献的整理与研究(21&ZD031)”。主持完成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一般项目,参与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重大委托项目等。

课堂教学 内外并行

从高龙彬看重研教一体化,他强调双“text”,一个是作为文本的“text”,另一个是作为语境的con“text”,历史研究是文本与语境的对接与融合。“历史学即史料学”强调的是历史研究的条件,以史带论,而不是以论带史,最终是史论合璧。从史料到史料学,史学、文学与哲学等都强调史料学在各自研究中的重要性,重返历史现场,让文本说话。从史料学到文本学,都需要史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

高龙彬总结了“国际视野、微观研究、价值判断、现实关怀”16字的历史研究经验。史料的“田野”收集是一个视角,也是一种方法。

“田野”不仅需要“脑”,也需要“腿”。历史研究不仅需要研究者在故纸堆里爬梳文献,也需要走街串巷踏查历史文化遗存,“登堂入室”拜访历史的见证者,再现口述历史的多彩绚丽画卷,探赜历史渊源,从而拓展研究的“视野”。高龙彬把历史研究的成果与经验运用到教学中,他的《世界近现代史专题》相关教案入选首届“黑龙江省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高龙彬将学生喜闻乐见的口述历史、影像史学等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在《哈尔滨历史与文化》校选通识课上,他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激发学生“爱国从爱家乡开始”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教与学的融合中,他与学生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他以历史为切入点,实现文史哲的贯通,开展跨学科或融学科实践。他还积极指导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通过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社会服务 政民并举

2024年哈尔滨旅游热以来,高龙彬在科研教学、宣传服务、建言献策等方面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哈尔滨和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他参加学院的中央大街志愿服务队,向各地游客讲解中央大街、哈尔滨和黑龙江历史文化。他不仅参与讲解,也会指导学生,以实现志愿服务的准确性与有效性。他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得到了社会与有关部门的认可,喜闻乐见的宣讲形式深受各地游客喜欢,其间,接受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黑龙江广播电视台与哈尔滨广播电视台等媒体的采访。

高龙彬关注哈尔滨旅游热,刊发了《北国风光顶流“尔滨”:历史文化名城哈尔滨掠影》等文章,接受了《工人日报》、中新社等媒体采访,解读哈尔滨爆火背后的内涵。他走进哈尔滨历史文化沙龙、“金周末·冰城宝藏”讲述地图中的哈尔滨历史文化故事。他作为主讲嘉宾,参加哈尔滨市图书馆与哈尔滨广播电视台主办《一书一城第55期·〈哈尔滨城市史:枢纽与窗口〉:细说冰城历史见证城市变迁》的录制等等。他还向黑龙江省图书馆、黑龙江省文学馆、哈尔滨市图书馆、哈尔滨冰雪文化博物馆等捐献文献资料。

“通过志愿服务,实现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这不仅实现了我自己的学术梦想,也为我的第二故乡哈尔滨做了贡献”,高龙彬说。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供稿

本版责任编辑 张笑雷 韩竺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