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九江学院 - 九江学院报

数字浪潮中的平衡与坚守

作者:化学化工学院A2442班易佩琦    
2025-03-31     浏览(22)     (0)

文章讨论了科技在改变学习方式与社交模式的同时,如何保持独立思考和真实情感的重要性。作者在数字化世界中保持主动权,减少对搜索引擎的依赖,注重线下真实陪伴,传递真诚与尊重。同时坚守人文情怀、独立思考与真实情感的底线。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智能设备、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入我们的生活,深刻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与社交模式。身处其中,我一方面享受着技术带来的高效与便捷,另一方面也不断思考:在这场数字化浪潮中,如何守住独立思考的阵地,维系人际间真实而温暖的情感联结?

智能设备和虚拟现实技术,为我们的学习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记得备战一次重要考试时,在线课程平台成了我最得力的“军师”。我可以随时随地借助智能设备观看名师授课视频,反复攻克难点,远比传统课堂更加灵活高效。而虚拟现实技术则突破了时空的界限,使学习过程更具沉浸感。学习历史时仿佛穿越千年古道,置身盛世文明;学习地理时足不出户便可“环游”世界。这些新技术不仅拓宽了学习边界,也激发了我对知识的热爱与探索的热情。

在社交领域,科技的力量同样显著。即时通讯工具与社交平台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前所未有地“短”。曾经一封信要等上数日,如今一个视频通话即可即刻见面。线上社团、兴趣小组层出不穷,让拥有共同兴趣的人迅速找到归属与认同。借助这些平台,我结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视野不断拓展,生活也因此更加丰富多彩。

然而,技术的飞跃并非全然光明。过度依赖智能设备,让我们在学习中渐渐失去了深入思考的习惯。面对问题,常常条件反射般地上网搜索,忽略了独立思考和逻辑推理的过程。而在社交方面,尽管线上互动日趋频繁,却难以取代面对面交流所传递的真实情感。隔着屏幕的文字和表情包,终究无法完全诠释一个微笑的温度、一句问候的分量。久而久之,我们与人的连接反而显得更为脆弱,孤独感悄然而至。

为了在数字化世界中保持自我,我尝试重新掌握主动权。学习时,我刻意减少对搜索引擎的依赖,优先自己梳理思路,提出假设,再查阅资料加以验证。撰写论文时,我走进图书馆,翻阅资料,主动与导师和同学面对面交流,从多角度切入问题,力求形成更有深度的个人见解。

在人际交往中,我也学会更加珍惜线下的真实陪伴。与其“秒回”信息,不如一次用心的见面。我常与朋友相约户外活动,在交流中建立更深厚的情感基础。在宿舍里,我们也常常放下手机,围坐畅谈,彼此聆听与分享。而即便是在网络沟通中,我也尽力传递温度,用真诚回应每一条信息,让对方感受到尊重与关心。

科技的进步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在这场看不见的“技术竞跑”中,我们不能忘记初心。在享受智能带来的高效与便捷之余,更要坚守人文情怀、独立思考与真实情感的底线。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快速演进的时代洪流中,不被技术所裹挟,而是真正成为数字时代的主动者、创造者与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