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浙江大学 - 《浙江大学报》

好爸爸 好老师 一位90后的多面人生

2025-05-09    

青年教师彭博宇热爱科研教学和家庭,努力提升质量陪伴家人,聚焦高分子领域,实现事业和家庭的平衡。他表示家庭与事业可以相辅相成、实现良性互动。


彭博宇与妻子博士毕业照

■学生记者 吴婉欣 本报记者 金丽娜

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在家庭与工作之间做到平衡实属不易。一方面,热爱的科研教学想要创新突破,另一方面,家人孩子需要陪伴照顾。“我的做法是,既然难以保证时间,那就努力提升质量,以对待科研的热情和细心去陪伴家人,理论结合实践,成为对家庭有用的人。”90后青年教师彭博宇在获得2025年浙江大学“第十八届事业家庭兼顾型”先进个人荣誉时,分享了自己事业家庭兼顾的“秘诀”——热爱。

彭博宇,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打开他的日程表,有对高分子的热爱,有对学生的负责,也有对家人的陪伴。

爱专业,做醉心钻研的好学者

对高分子的热爱源于何处?对浙大的向往始于何时?彭博宇毫无犹豫地脱口而出:“高中。”

高中期间,在化学老师兼班主任的循循善诱下,彭博宇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次杭州旅行,让西子湖畔的春风吹进了这位东北男孩的心里。来自大庆的他,对美丽的杭州和浙江大学充满了向往,立志一定要到浙大求学。

2008年高考结束后,彭博宇在自身兴趣和老师家长的支持下,如愿考入浙大工科试验班,并最终选择了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

真正的师者,不仅传授知识之果,更播撒精神之种。

郑强教授的教学理念和精神力量打破了我从高中以来对学习和学校的刻板观念。”在浙大求学过程中,彭博宇表示他打开了眼界,拨开了萦绕在未来道路前的迷雾。

有良师指引方向,有益友与并肩同行,让彭博宇逐渐有了“心怀壮志、天下皆可去”的信心,他下定决心要在热爱的高分子领域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彭博宇说,他对高分子的热爱就像聚酰亚胺,具有优异的耐热性、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因此本科毕业后,他仍选择在高分子领域深耕。

2020年做完博士后研究,从浙大出发的彭博宇回归了浙大,回归了那个给他人生道路灌注精神力量与方向的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

“有机高分子领域是学无止境的,而我现在只探索了冰山一角。”彭博宇说,他一直和母校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希望在母校继续他的学术理想。他聚焦于二维有机单晶的可控组装和输运机理研究,高速、集成化有机晶体管电路和新型柔性显示、柔性传感器件。

爱学生,做春风化雨的好老师

“我每次课的PPT都会自己重新做,不会沿用之前的课件,因为时代在不断进步,知识内容也在不停革新,我要让同学们吸收最先进、最前沿的知识。”教学与科研,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他熟知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为此他花心思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技术。

“大四时,我修读了《功能高分子导论》这门课。彭老师在课上的讲授,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会引入非常多的实际案例。加上富有激情的讲解,常让我们感受到这个专业的魅力。”高分子材料专业2024级研究生陈永楠说。

彭博宇希望本科生对高分子及其应用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也能及时捕捉到最前沿的学科发展趋势。他鼓励学生在本科期间尽早建立起多学科交叉的理念,并以实践教学环节为辅助,让学生能尽早地在这一片庞大的领域中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

而对于研究生,彭博宇则注重传授学生一些基本技能,如论文撰写、文献整理、软件运用等,帮助他们快速上手科研,早日取得突破。

“我还是一名小学教师呢。”彭博宇说,他不仅是高校教师,同时还是一名在小学做科普的“兼职”教师。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他认为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为此,彭博宇加入了一支由资深教授、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共同组成的科普团队,在杭州和海宁的小学开展科普教学,收获了小学生的广泛好评。

爱家庭,做温暖可靠的好爸爸

彭博宇享受科研教学,但他并没有因此忽视家庭。正如他所说,他努力提升质量,陪伴孩子的成长。

“可以说,高分子的人很熟悉带孩子的流程。”在彭博宇看来,诸如换尿布、拍嗝、排气、洗澡、喂奶、喂饭、哄睡这些带孩子的流程,都和做高分子聚合反应没什么两样,结合理论知识,精确控制温度,定期添加反应物、排出废物,观察反应过程,适时调整参数。

彭博宇的确是个好爸爸,不仅谈起育儿经,头头是道,实践工作更是做得扎实又出色。

过去的暑假和寒假,彭博宇独自带着三岁的女儿出门旅游,父女俩一起去过舟山和北京,还逛了天安门、鸟巢、天坛这些标志性建筑,充分展现了自己“带娃好手”的能力。

“我的工作和生活分不开,都因为太热爱。”彭博宇笑着说,他回到家里,与妻子的日常话题依旧绕不开“高分子”领域。因为,他的妻子是“同行”。

彭博宇与妻子在浙大高分子系相识相恋,同年毕业于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为此他笑称妻子是他“同行”,不同的是妻子博士毕业后进入了企业工作。两人携手走过十几年的岁月,彼此成为最亲密的家人与“战友”。

彭博宇说,从前沿技术到化工生产,从国家基金申请到市场报告分析,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到企业创新改革方向研究,都是他们日常交流探讨的话题,这种相处模式对他们的事业发展都颇有激励与助益。

“我能获得‘事业家庭兼顾型’先进个人的荣誉离不开我的家人支持与理解。”彭博宇说,当时学院推荐他去报名时,他内心其实是比较没底的。

但当他回家分享这件事时,妻子说他是个好老师,也是个好丈夫。三岁半的女儿则竖起大拇指,告诉他:“你是个好爸爸呀,你应该得这个奖状。”

“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有利于个人事业的发展。”彭博宇坚持着这一观点。彭博宇把在学校工作之外的时间,都给了自己的家庭。

不忘初心追随自己热爱的科研理想,同时兼顾自己热爱的家庭,在家庭和事业的平衡中找寻自己的人生价值。

彭博宇坚信,事业和家庭一定能够相辅相成、实现良性互动,“这虽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我会继续努力,即便辛苦也不会焦虑。因为有爱,所以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