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塔里木油田融媒体中心 - 塔里木石油报

“危崖”旁侧筑坦途

作者:记者  张春元  通讯员  高特杨  张哲    
2025-04-28     浏览(26)     (0)

文章介绍了大北1701至大北处理站输水复线项目施工现场的情景,介绍了工程中设备状态实时监测、削山降坡、严格把控关键环节、边坡防护加固、科学论证土石方清运、有序衔接施工等措施,保障工程安全推进与质量达标。同时,文章还提到建设者们作为安全“哨兵”,用细心和责任心夯实项目安全根基。

4月22日上午10时,南天山脚下的晨雾尚未散尽,大北1701至大北处理站输水复线项目施工现场已响起挖掘机的轰鸣。

15米高的褐黄色山体前,5台挖掘机正挥舞着钢臂向山体挺进,松软的沙土顺着铲斗倾泻而下,在晨光中扬起细碎金粉。

在运输通道一侧,刚完成沙土转运的翻斗车整齐停靠。驾驶员正按照车辆日常检查表要求,对制动系统、轮胎气压等关键部位进行细致检查。与此同时,安全员孟庆勇俯身查验轮胎螺栓紧固情况,并在随身携带的本子上记录下当日的首次安全检查数据。

“每台设备都配备‘安全双岗’,这是我们的硬性制度。”项目承建方管道局第三工程分公司大北1701至大北处理站输水复线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李畅一边盯着现场,一边向记者介绍。4月13日开工以来,项目实施“设备状态实时监测+行驶路线精准规划”的双重监管机制,通过定岗定责,把安全工作压实。

说话间,8辆翻斗车正沿着专用通道鱼贯而行,驾驶员严格按照既定路线行驶,现场安全员实时关注设备状态及行驶、施工等情况。每个岗位、每道工序、每台设备“一对一、点对点”指定安全责任人,从细微处筑牢安全生产的坚实防线。

作为油田“北水南调”工程中的一项,该项目线路全长37.5公里,其中10公里穿越山区,占线路总长的近27%。针对山区段地形连续起伏的特点,项目部决定削山降坡,为管线敷设开辟出标准化作业通道。

尽管项目部施工团队削山降坡的经验丰富,但对于方案优化、土石方调配清运、边坡防护加固等关键环节,项目部始终层层严格把控,为工程建设安全优质推进提供坚实保障。

在山体顶部作业,机械操作人员高超的操作技能与机智的临场应变能力,是保障工程安全推进与质量达标的核心要素。

驾驶室里,38岁的付光兵正精准控制着铲斗角度。这位有着13年驾龄的资深机手,开工前顺利通过公司、项目部、博大采油气管理区三级培训考核。“实操课上,我们要反复练习边坡坡度测量、铲斗精准定位、土石分层剥离等关键技能,最后进行边坡应急处理的模拟考试。”他指着操作台上的安全手册,每页都贴着不同颜色的警示标签,格外醒目。“通过这次培训,我才明白,为啥土质越疏松越得放慢挖掘速度。原来每层削坡必须留出2米宽的平台,就像给山梁系上了一道坚实的‘安全带’,能有效防止山体滑坡等危险情况发生。”

项目部安全负责人王奇翻开培训台账,5名机械操作人员的考核记录精准到分钟。他说:“坡体作业容不得半点闪失,每个机手都得炼成‘人械合一’的硬功夫。”

为推进土石方清运工作规范化、安全化,博大采油气管理区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联合踏勘、科学论证,选定符合环保安全标准的空地作为指定堆放点。同时,严控车速,在车顶遮盖篷布防逸散,派专人在现场安全监督,各工序有序衔接,实现了人、机、路、序全要素闭环管理。

上午12时许,车辆持续轰鸣,挖掘机钢臂起落间腾起细密尘雾,近20名施工人员依旧有序地忙碌着。他们是建设者,也是安全“哨兵”,用细心和责任心夯实项目安全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