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江汉大学 - 《江汉大学报》

一切都是本来的样子

———读黄进风诗集《样子》

作者:韩树俊    
2025-05-06     浏览(109)     (63)

文章介绍了诗集《样子》的特色,作者黄进风从日常生活中的锅碗瓢盆、柴米油盐众多生活感想中创作出176首诗作,通过微型小诗蕴含哲理的思辨,探寻本真,一切都是生活本来的样子。诗集包括厨卫说、厅堂议、食物论等部分,涉及各种物件和场景。

在诗集《样子》中,作者黄进风将日常生活中的锅碗瓢盆、柴米油盐众多生活感想都写入诗中,全书7辑,分别为厨卫说、厅堂议、食物论、卧榻语、学海谈、情怀诉、属相言,共收入176首诗作。诗作者拟通过这些诗行,从日常的各方面,生活的多侧面,万象的众场面,感想、感知、感悟千态万状的本真。

从小处着手,发现物人间的共情,写出其间蕴含的哲理,这是诗集的特色之一。

作者说:“行文中,一直很想让文句尽可能离过去的意念远些,也很憧憬对未来在情理上的勾勒,怎奈眷思万重、念想千斤,不知不觉中,许多的体悟,又成了历史的回音。”

于是,作者对于社会百态、万物气象、历史沧桑的认知与感悟,对日常生活中一些寻常物件,甚至是老物事,行走时往往向前看,思考时频频朝后望,向前看充满期待,朝后望感慨万分,诗作便在思前望后中,在寻常物件的书写中不经意地渗入了哲理思辨。比如《电饭煲》:“电饭煲呀/头脑一发热/就会干出/生米煮成熟饭的事。”比如《暖水瓶》:“因为你的一腔热情/人们总能在你冷若冰霜的孤胆里/获得暂时的温存。”日常中生长的思辨性让这些微型小诗蕴含了哲理。

诗人笔下的风景,看似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用品,但它都是具有个性的,是与人的情感相通的,换言之,诗人总能从他所写的物中悟出生活的哲理。正如诗家张鲜明所说:“风景,在这里指的是现代人的内心境况。它包括焦虑、挣扎、分裂、孤独、痛苦、忧伤、惶惑、惊恐、逃避等,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呼号、呐喊、呻吟。”诗作这些小事物中隐含的正是深厚的情感因素。“人们用梳子/理着凌乱的长发//梳子却在镜子里/帮人们梳起了/从黑发到白发到白首的岁月”,你从《梳头》读出了岁月的不忍与焦虑了吗?“把一生的风华凝结成一粒粒籽/等待来春的召唤和激活/结果等来的往往是榨油机的轰鸣/愿望和现实/有时就是这样的天壤之别”,从《油菜籽》一诗是否可以隐隐读出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对现实的焦虑,以及责任感驱使的思考?

从生活取材,探寻本真,一切都是本来的样子,这是诗集的又一特色。

厨卫说中,汤勺、锅盖、菜刀、浴霸、梳妆台都可以入诗;厅堂议中,《衣橱》一诗从衣橱中看到打补丁的好动童年,看到妻子年轻时的倩影,以至孩子的哭笑、父母的年迈、亲朋的炎凉;食物论中口香糖、雪糕、茶叶、鸡蛋、米酒、巧克力、油菜籽信手拈来,还其本来的样子。

厨卫说、厅堂议、食物论,或许可以视作诗人写给爱人的诗;

卧榻语、学海谈可以说是诗人写给自己的诗;

情怀诉是写给父辈和诗人脚下这片土地、诗人生存的这个时代的歌;

属相言是写给每一位读者的诗,你是什么样的属相,都可以对号入座,生发想象。

诗集后记中所说,“一物一理虽静,一人一思却动。物早已存在,人却姗姗来迟”。黄进风笔下的那些物、那些人,熟悉的、陌生的,都那么鲜活,那么生动。有的稚嫩、有的老练;有的纯真、有的世故;有的真挚、有的做作,一切都是生活本来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