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泉州师范学院 - 《泉州师院报》

坚持特色引领 提升人才培养成效

2025-04-07    
与丰泽区政府合作办学
南音专业学子参演2023年春晚演绎歌曲《百鸟归巢》
泉州文化遗产研究院特聘教授敦聘仪式


打造“四个一体化”教师教育体系

传承百年师范传统 教师教育底色鲜亮

精心打造“学前到高中教育师资培养一体化,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一体化,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一体化,基础教育研究和高等教育研究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小学教育、英语等14个师范类专业通过教育部第二级专业认证,实现师范专业认证通过率100%。创办全省唯一特殊教育本科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培养了全省75%以上的特殊教育师资,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试点项目。与地方政府紧密合作,共建6所附属中学及小学。基础教育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校地校企融合发展 服务地方亮色彰显

创新“校校企”“政校企”“侨校企”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联合中化泉州、三安光电等龙头企业,深化校企合作,共建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1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3个、校级10个。建立校内“浅水湾”萌芽型创业园、市内“东海湾”初创型创业园、省级“泉州湾”成长型创业园,形成大学生创新创业“三湾孵化”模式,全力培养爱拼会赢的“三创”人才。入选福建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孵化示范基地。50名大学生创业典型在中国经济网等媒体宣传推介,近三年本科毕业生留闽就业比例平均达到78%以上,其中留泉比例占50%以上,学校连续两年获泉州市本科高校“留才奖”第一名。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 文化传承特色鲜明

深度参与泉州“世遗之城”文化保护与活态传承,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泉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建泉州文化遗产研究院,举办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等43场。创造性地将“非遗”南音引入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获批艺术硕士“特需项目”,构建南音本硕连贯、多元协同的培养体系,形成了传统乐种向高等教育专业转型的“泉师样本”。师生受邀到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等单位,及英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演出300余场,三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其中《百鸟归巢》被誉为2023年春晚“最具文化价值节目”。大型舞台剧《凤求凰》入选国家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相关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创新“校校企”“政校企”“侨校企”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