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下简称《规划》),擘画了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协同发展的宏伟蓝图。我校迅速响应,组织召开了“新时代·新农业·新使命”专题学习研讨会,畅谈学习感受,共谋发展蓝图。本期专题梳理《规划》学习体会,从政策解读、学科攻坚、实践落地等维度,呈现我校服务国家战略的思考与行动。
流体中心作为镇江农机学院创业办学之初的三大系部之一,60多年来,始终与学校发展同呼吸、共命运,与学校“双一流”创建同频共振,在新时代农业强国建设的征程中,肩负着党建引领、科技赋能、人才支撑的时代使命。
锚定历史方位
凝聚发展合力
当前,中国农业正处于从大到强跨越的关键阶段。《规划》明确提出“两步走”目标:2027年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2035年实现“显著成效”。这一时间表,既是国家战略的硬要求,也是江苏大学服务“三农”的硬任务。
江苏作为全国农业现代化的先行区,粮食产能、农机化水平稳居全国前列,但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卡脖子”技术、农业科技转化效率等问题仍待突破。江苏大学是我国农机教育的摇篮,流体中心作为农业工程学科的共建单位,我们将认真学习和贯彻规划的精神,认真谋划,抓住政策窗口期,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在智慧泵站、智能节水灌溉等领域率先布局,为农业强国建设贡献“江大智慧”。
要坚持“聚力、聚心、聚势”的发展理念,统筹校内外资源,凝聚师生校友共识,形成推动“双一流”创建的强大合力。
锚定战略方向
精准靶向发力
科技强农是农业强国的核心路径。流体中心以“工中有农、以工支农”为初心,构建“塔基实、塔身壮、塔尖高”的学科生态,在无人电动拖拉机、智慧农场系统等前沿领域持续攻关。在“双一流”冲刺阶段,流体中心以战略定方向、以战术强根基:成立院士申报专班,全力打磨申报材料;谋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际创新团队项目及交叉学科重大项目;出台论文激励政策,推动学术成果突破;成功争取基金委水利学科科技交流会落地江大。一系列务实举措,彰显了攻坚克难的决心与行动。
党建塑魂赋能
双融双促共进
党建引领是事业发展的红色引擎。流体中心党委以全省党建标杆院系建设为载体,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落实校党委部署,凝聚师生共识;以思想建设聚心,以组织建设聚力,以作风建设聚势,为“双一流”创建注入澎湃动能。使命在肩,奋斗以成,流体中心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书写农业强国建设的“江大答卷”。
站在“双一流”创建的关键节点,流体中心将以“时”为机、以“势”为舵、以“道”定向、以“术”强基,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为江苏大学“双一流”建设贡献流体力量,为农业强国建设注入科技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