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报》

创新创业

我校学子分享的追梦故事登上《光明日报》

作者:讲述人: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 钟家豪    
2025-04-15     浏览(56)     (0)

本文讲述了钟家豪团队在创新大赛中获得金奖的故事。他们通过深入分析工程机械耐磨件问题,创新设计了大间隙钎焊技术解决方案,最终实现了成功。团队成员通过有效沟通和协作,克服了困难,最终获得了理想间隙。该项目获得了职教赛道金奖。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青年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提出殷切希望。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旨在为中外大学生创新创业、交流合作提供平台,今年共吸引 153 个国家和地区 2000 多万名大学生参加。《光明日报》邀请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大学的 4 位参赛学生分享了追梦故事。我校学子、“严丝合缝——大间隙钎焊技术领跑者”项目负责人钟家豪讲述了自己团队在学校支持和老师指导下一丝不苟、服务生产一线的故事。

钻研较劲毫厘间

怀着向往,2022 年,我来到了享有“工程机械之都”美誉的长沙,进入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开始追逐我那关于技能成才的梦想。

我在企业实训中了解到,当前工程机械耐磨件存在稳定性差、故障率高、寿命短等缺陷。这类零件虽然体积不大,却犹如工程机械的“铁齿钢牙”,决定了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于是,我将自己的关注和思考跟好友分享讨论,深入分析、大胆猜测影响耐磨件质量的关键因素。

尽管只是猜测,却得到了多位老师的肯定与支持。依托学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平台,我和小伙伴迅速集结了来自焊接、模具设计、机械装备制造等专业的同学,共同组建了名为“严丝合缝”的团队。这个名称,承载着我们对工程机械耐磨件质量提升的期望。

为深入了解行业需求,我们前往学校合作的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分析了部分企业在使用传统钎焊技术时遇到的问题,如合金开裂,虚焊、脱焊,效率低下、对人体危害大等。此后,我们查阅大量资料,总结技术痛点,创新性设计了大间隙钎焊技术解决方案。在方案细化过程中,我们一有时间就泡在实验室,建模、仿真、设计工艺、评审方案,发现问题,然后推倒重来……在无数次的实验中,方案逐渐接近成功的彼岸。

然而,追梦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为实现焊接真正的“严丝合缝”,我们对硬质合金配板的间隙追逐于毫厘之间,用塞规一个一个间隙把控,若间隙控制不当,则需全部推倒重新配板。项目开展中期,部分团队成员意见产生了分歧,大家各持己见,会议室成了我们争论的“战场”,气氛一度非常紧张。但正是这段艰难时光,成为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们学会了有效沟通与协作,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

为得到理想间隙,团队成员轮番上阵,夜以继日地进行实验。我们设置了六组间隙值,对 60 余个样品逐一进行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严格测试。在无数次的尝试与调整中,终于锁定了理想的间隙。那一刻,我们欢呼雀跃、热泪盈眶。

在今年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上,“严丝合缝——大间隙钎焊技术领跑者”项目获得职教赛道金奖。这是肯定,更是激励。我们将继续走好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为中国工程机械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原文载于:《光明日报》2024 年 11 月 11 日07 版“光明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