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 - 吐哈石油报

匠心撑起油藏“顶梁柱”

——记集团公司二〇二四年度先进工作者梁云

作者:通讯员  马志磊    
2025-04-29     浏览(25)     (0)

在广袤无垠的准噶尔盆地东部,活跃着一支以油为令、战天斗地的钢铁劲旅。他们以智慧为笔、汗水为墨,在戈壁荒原上书写着新时代石油人的奋斗华章。在这支队伍中,准东采油管理区油藏研究中心主任梁云宛如一柄破土而出的钻头,以锐意攻坚的姿态、精湛卓越的技术、赤诚无私的奉献,推动着准东采油管理区原油产量节节攀升,成为当之无愧的技术攻关先锋。

 

扎根一线  淬炼成钢

2012年,怀揣着炽热的石油梦想,梁云踏入吐哈油田,从最基层的技术员岗位开启征程。在原温米采油厂实习期间,他开启“白加黑”模式:白天紧跟师傅奔赴现场,在井架林立间汲取实践真知;夜幕降临后,办公室的灯光常亮至深夜,他挑灯夜读钻研专业书籍与技术资料。短短半年,三大本密密麻麻的工作笔记,不仅记录着专业知识,更见证着他的成长轨迹。

转战吐鲁番采油厂玉果采油工区后,梁云主动请缨,勇挑最艰苦的油井管理重担。戈壁荒漠的烈日风沙中,他摸爬滚打、风雨无阻,将理论知识与现场实际深度融合,迅速积累起宝贵的一线经验。“那段日子虽然艰辛,但让我深刻领悟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真谛。”回忆往昔,梁云感慨颇深。正是这段扎根基层的岁月,为他日后成长为油藏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筑牢了根基。

 

创新突破  勇攀高峰

“技术创新是油田发展的生命线。”梁云将这句话镌刻于心,更付诸实践。面对准东采油管理区老井稳产这一“卡脖子”难题,他带领团队开启攻坚模式。无数个挑灯夜战的日子里,他们反复推演、试验,最终成功研发自喷井全生命周期管理技术,单井产量提升超15%,为老井注入强劲动力。

针对机抽井效率低下的顽疾,梁云大胆创新,提出差异化配产配液技术方案,实现日增油量200吨的突破;在萨探1块致密油藏开发中,他带领团队开展注水注气补能试验,历经无数次调试与优化,终获成功,为致密油藏开发探索出科学路径。全年老井产量超计划1.81万吨,自然递减率较方案控制低了2个百分点,交出亮眼答卷。

梁云还独创单井“象限管理法图版”,结合油井流态特征,精准制定差异化治理对策。通过39井次的精细调整,实现递减法增油1.65万吨,有力保障全年老井产量超额完成。在他的带领下,油藏研究中心完成5类提采试验,措施有效率突破85%,刷新历史纪录。这些创新成果不仅带来显著经济效益,更成为管理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引擎。

 

育才树人  薪火相传

“一人强只是点上的光芒,团队强才是面上的辉煌。”作为油藏研究中心的“领头雁”,梁云深知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他创新推出“导师带徒+项目练兵”培养模式,精心组织20余期专业技术培训,将理论授课、现场实操、项目实战有机结合。

“梁主任既是严谨的导师,也是暖心的兄长。他不仅倾囊相授技术精髓,更教会我们踏实做人、专注做事。”年轻技术员小罗的话语,道出了团队成员的心声。在梁云的悉心培养下,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青年技术团队茁壮成长,其中5名技术能手在工作中脱颖而出,油藏研究中心青年突击队荣获油田公司“优秀突击队”称号,两名成员获评“优秀突击手”,真正实现了“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生动局面。

 

荣誉加身  初心不改

近年来,梁云载誉无数:“吐哈油田公司优秀共产党员”“自治区青年岗位能手”等称号纷至沓来。2024年,他荣获集团公司“先进工作者”、油田公司“个人一等功”等重磅荣誉。面对光环与掌声,他始终保持清醒与谦逊,他说:“这些成绩不属于我个人,属于并肩奋战的团队,属于每一位为油田发展挥洒汗水的奋斗者。”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梁云再次扛起责任与使命。他正带领团队向着油田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的新赛道奋勇前行,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以实际行动为准东采油管理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在新时代的石油征程上,继续书写属于他和团队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