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历经数月精心筹备与激烈角逐,我校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赛顺利举行。
4月12日,为切实提升项目质量,由校团委主办的专家评审会顺利召开。校外专家评审组从技术创新性、市场转化潜力及实施可行性三大维度,对参赛项目进行严格评审与专业指导,结合前沿科技趋势与产业需求,为项目优化提供建设性意见。当晚,材料撰写指导会同步开展,材料撰写指导会由校团委副书记夏莹主讲,申报材料撰写的关键要素得到系统解析,各团队明确申报标准和拿分重点。会后,所有参赛团队均依据专家意见启动项目优化,整体质量显著提升。
4月22日,校赛决赛入围作品路演答辩在忠孝大楼第二学术报告厅激烈展开。科技发明制作类12个入围项目亮点频出,“蜂巢云联—智慧网格化城市协同监管平台”提供城市管理高效方案,“智润花生—基于esp32的自动水循环系统”创新农业灌溉模式,“万厦镜明—一种用于高空作业的清洁型仿生机器人”展现科技无限潜力。哲学社会科学类10个入围项目聚焦社会热点,“苗绣出山水?旅游富民生”双轮驱动下的乡村振兴实践研究探索传统手工艺与乡村经济融合新路径,“数据织梦,AI造星—成都地区z世代对虚拟偶像消费意愿调查研究”紧跟新兴消费趋势,为产业发展提供参考。4月23日,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项目专项指导会在和平大楼东523举行。专业老师与各团队面对面交流,从研究方法、数据分析、观点提炼等方面提出专业建议,助力团队进一步完善项目,提升竞争力。自去年11月启动“挑战杯”校赛,全校12个学院的278支团队、2800余名学生踊跃参赛,跨学科合作项目占比达95%,掀起学术科技热潮。此次赛事的成功举办,彰显了我校在学术科技教育领域的斐然成果,以及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培育创新人才的坚定决心。
下一步,校团委将持续践行实践育人理念,整合多方资源,构建“校院协同、师生联动”的良好格局,完善备赛指导机制,为参赛团队提供全流程支持,助力锦城学子在“挑战杯”省赛舞台上再创佳绩,取得更大突破。
校团委 尹歆仪 苟伟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