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时代背景下,乡村发展模式不断创新,农教文旅融合成为备受瞩目的发展方向。为了进一步了解乡村农教文旅融合发展的现状,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
可行建议,助力乡村振兴,寒假期间,我校寻迹“嘉”乡发展学生实践团在张全民老师带领下深人温州市永嘉县楠溪江流域20多个村庄,通过实地考察、访谈等途径开展乡村农教文旅融合发展的田野调查。
调查前期,实践团成员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与分析,确立研究思路,然后结合前期调研,确定好田野调查的村落对象并拟定访谈提纲。到研究现场后,实践团分成两个小队,根据提前制订的不同路线,分别走访了岩头镇、鹤盛镇、大若岩镇、枫林镇及周边的典型村落。
楠溪江流域,不仅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丰富,而且也是森林王国和动植物宝库,具有乡村振兴发展的优异票赋和独特资源。但调查发现,经历了多年发展,该地区依然面临着单靠旅游的发展瓶颈。而且,在空间规划和建设上,没有充分展现绿水青山的审美特征,而是当代建筑甚至是违章搭建无序扩张,侵蚀和破坏了原有和谐的山水审美格局。调查还发现,当地对于农教文旅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认知还有着较大局限,另外,政府主导力量不足,以及人才外流和资金短缺也是导致当地农教文旅融合难以有效推进、只能长年维持以往发展模式的重要原因。
乡村教育是农教文旅融合的关键,也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性、先导性、内源性要素。为此,实践团还对楠溪江流域的乡村学校进行了重点调研,例如实践团走进永嘉县大若岩镇学校,和该校校长就乡村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等话题进行了深度访谈,发现一所基础薄弱的乡村学校一直深爱着脚下的土地,守望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因地制宜,开辟“躬行园”劳动实践基地,利用乡土资源拓展课程视野,构建“课堂理论+活动实践”的乡土课程体系,致力在地文化传承和乡土情感培育,实现课程普遍性知识和地方性知识的有机融合。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青春写在希望的田野上。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实践团成员了解到河山与田园之美,更让自己从内心深处树立用专业力量为乡村振兴书写青春华章的志向。接下来,实践团队将继续关注楠溪江流域农教文旅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研究课题,不断深人现场调研,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宁师学子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