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共产党河南科技大学第三次代表大会将于近期召开。为全方位营造第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的浓郁氛围,学校党委推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风采展专题报道,集中展示第二次党代会以来推动标杆院系建设的标志性成果,进一步示范带动全校基层党委(党总支)不断健全党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更加优异成绩迎接学校第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风采】机电工程学院党委
机电工程学院党委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对标“五个到位”,通过构建“12357”工作机制,打造“五轴联动 一心向党”党建品牌,以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学科创建,获首批河南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建成 1 个全国样板支部、1 个河南省样板支部,并成功创建学校首批“五星”支部,多名党员获中原学者、河南省优秀教学标兵、全国优秀团干部等荣誉。推动一流学科创建新突破,入选河南省一流学科创建“第二梯队”,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学院入选教育部首批、河南省唯一的现代产业学院;工程学学科 ESI 进 入 全 球 前3.5‰,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升档晋级,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连续保持 A 类。积极融入国家创新体系搭建一流创新平台,建设智能矿山重型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航空精密轴承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端轴承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航天航空精密轴承国家国防科技创新团队、特种轴承研发技术河南省科技创新团队、机械基础件先进制造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并派团队进驻怀柔国家实验室、太行国家实验室,积极为学校“双一流”创建提供有力支撑。推动拔尖人才培养上水平,培养了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一大批优秀学子,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等学科竞赛中获国家金奖 3 项、银奖 7 项等省级以上荣誉 400 多项。坚持党建与教学融合共进,依托河南省机械类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1 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4 项、一等奖 7 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2 门,建设河南省黄大年式教学团队 1 个;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1 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1 项,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 2 个。加强产科教双融合,推动科技创新能力攀高峰,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研究项目、国家基础加强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重大专项等 60 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
【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风采】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是首批河南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学院党委坚持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勠力同心、真抓实干,用担当描绘发展新图景,用汗水开创发展新局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保障一流学科创建。近五年,学院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学院党委是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近年来连续获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入选首批河南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和河南省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示范单位,1 个党支部入选全国样板支部、3个党支部入选河南省样板支部,1个党支部书记入选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3个党支部成功创建学校首批“五星”支部,多名师生党员获河南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大学生党员标兵称号。实施人才提升工程,引进省级特聘专家2人,引育国家级人才3人,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人,入选“中原英才计划”等省级人才16人,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支、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支、国家级教学团队1支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1支。新增获批冶金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博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国家国防特色学科、河南省“一流学科”创建学科、教育部优先发展学科,ESI进位至4.0‰,在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A类)年度综合评价中位列41个学科第一名,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进入 B 档。主持获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个,获批“龙门实验室”,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国家自科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69项,主持获省部级科技奖励7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7项,成果转化53项。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大赛中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10余项,其中国家级银奖1项、铜奖13项,培养出了“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侯博等一大批优秀学子。
【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风采】信息工程学院党委
信息工程学院党委是第二批河南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学院党委主动对标“五个到位”建设标准,在实践中构建实施“六大工程+三个平台”党建工作模式,不断夯实党建基础,着力打造基层党建特色品牌,推动学院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党的建设高质量和事业发展高质量有力支撑学校“双一流”大学创建,不断提升服务现代化河南建设的贡献度。近五年,学院获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2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重点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面上项目7项、青年基金4项,以及国家航空科学基金5项,通过3 个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新增国家级人才 2 人,获批 4 个第十批省重点学科,新增工业互联网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智能制造大数据发展创新实验室2个省级创新平台。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评价工作中获评B类,获评第三批河南省本科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1 个,获批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共 10 门,新增省部级教学项目、省部级教育规划课题14项,获得省级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河南省本科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1 项,获评河南省思政样板课 1 门。发表中国科学院SCIⅠ、Ⅱ区期刊收录论文、校定 A 刊论文 116 篇,授权发明专利147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4项。获批工业互联网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新增河南省工业大数据创新实验室,“智慧云制造实验室建设项目”入选2024年支出预算项目库。新增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省杰青2人、中原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 3 人、省特聘教授 2 人;新增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 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人,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 5 人,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3 个;获批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获评河洛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学生获国家级竞赛奖励54 项,获省部级竞赛奖励340项,获评省级优秀博士论文2篇、省级优秀硕士论文6篇。
【“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建设成效】土木建筑学院工程力学系党支部
土木建筑学院工程力学系党支部是第二批教育部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是该批次河南唯一获批的公办本科高校教师党支部,并于2024年入选教育部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支部书记虞跨海同志聚焦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抓好党建主责主业等五大方面重点任务,将工作室建设与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实施“一主两翼四结合”工作室建设模式,着力建设新时代高校基层的坚强战斗堡垒,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支部加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与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建“船舶材料与结构力学分析中心”“先进装备失效分析与测试中心”等校企研发中心,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4项,成功转化科研成果12项,为地方企业产生经济效益超6亿元。支部书记虞跨海同志现为河南省颗粒与多相流科学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河南省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负责人、河南省航空航天学会副秘书长等,主持国家级项目 6 项、省部级项目 8项,入选河南省高层次人才、中原青年拔尖人才、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河南省优秀教师等;获河南省国防科技进步奖、河南省科技进步奖等科技奖励3项。带领微颗粒多相流团队建立了基于物理模型的微颗粒碰撞沉积理论,被同行学者认定为国际上微颗粒沉积主要模型之一;建立高温高速微颗粒气-粒两相输运计算和实验验证系统,提出涡轮冷却叶片除尘及防沉积设计技术,成果应用于多型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和材料考核;提出引信高过载冲击防护和弹-引螺纹连接防松动技术,为提高引信可靠性提供技术支持。支部以“双带头人”作用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国家创新高地建设的政产学研用鲜明特色和显著成效,被《河南日报》《洛阳日报》《洛阳融媒体》等主流媒体广泛宣传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