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实践“数字化赋能、防线型监督、项目式管理”三大路径,更好发挥纪检部门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
●健全实践“完善工作格局、优化运行机制、创新审计模式”三项举措,更好发挥审计部门服务保障企业健康发展作用。
纪检、审计部门作为企业内部监督和风险控制的重要力量,在公司打造世界一流现代化能源企业进程中主要发挥三大作用:一是确保制度的合理性及有效性;二是有效识别与防范企业风险;三是不断提升企业价值。公司纪检审计部门立足实际建立了纪检监督、巡察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同工作机制,联合监督“1+1+1>3”的叠加效应充分彰显,但对标世界一流水平,还存在明显不足。纪检方面,发现问题质效不高、智能化程度不足,难以适应当前监督点多面广、日常事务繁杂的局面。审计方面,站在全局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高度和深度还有差距,数字化转型力度还需持续加大。迫切需要在对标中找准提升“发力点”,以高质量监督推动企业治理效能实现新突破。
健全实践“数字化赋能、防线型监督、项目式管理”三大路径,更好发挥纪检部门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
一是加快数字化赋能提升监督质效。着力打造“一体两翼”智慧监督平台,即以纪检工作数字化转型为一体、集团公司联合监督信息系统和油田公司监督信息平台为两翼,助力开启智慧监督新模式。一方面,充分利用联合监督信息系统进行风险预警和问题排查,用足用好监督信息平台规范日常监督管理,用数据实现管理提质和工作提效。另一方面,加快开发“四项费用”数据分析模型,用信息化手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是筑牢防线型监督激发监管活力。公司紧跟形势任务打造“三道防线”、建立“五项机制”,有力推动了监督体系和治理体系深度对接融合,但监督信息沟通、成果运用等方面还未达到预期效果。需要进一步探索建立各类监督贯通协同的考核评价机制,实现制度上有机衔接、机制上协调联动、对接上无缝契合,推动“三道防线”实时在线、“五项机制”高效运转。
三是强化项目式管理助力稳健发展。公司目前在巴彦、山西、二连推行了重大项目派驻监督,但未因时因势调整监督区域,不同程度影响了监督效果。下一步,将系统总结外派监督取得的经验,在监督组之间建立互通共享机制,进一步提升外派监督效能。同时,根据公司重点工程项目战略布局,动态调整外派监督范围,以精准有效的政治监督保障重点工程项目稳中求进。
健全实践“完善工作格局、优化运行机制、创新审计模式”三项举措,更好发挥审计部门服务保障企业健康发展作用。
一是以战略引领性与风险导向性为依托,着力构建重点突出、全面覆盖的审计工作格局。坚持系统思维,注重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及时识别预警关联性、传导性、系统性风险。立足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紧盯重大生产经营风险、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影响经营效益的主要因素开展深度监督,增强审计服务公司改革发展大局的主动性和契合度,充分发挥审计价值增值作用。
二是以协同整合性与持续创新性为导向,着力形成严谨规范、权威高效的审计工作运行机制。坚持依法依规审计,注重审计结果质量与价值,用事实和数据说话。推行全生命周期审计质量控制,着力构建既紧密衔接、又相互促进的审计工作机制。持续完善整改长效机制,坚持多方联动、多措并举、多点发力,不断强化协同监督、责任追究、成果运用效能,推动审计成果更好转化为企业治理效能。
三是以数据驱动性与智能高效性为支撑,着力打造精准敏捷、智能预警的智慧审计模式。创新前沿技术应用,利用大数据技术、AI大模型,开展大数据审计攻关,开发适用领域广泛的数据分析模型、工具,实现风险智能预警监控。依托大数据审计平台,深化拓展智慧审计应用场景,推进审计流程自动化、审计分析智能化、审计报告标准化,大幅提高审计管理效能。优化改进审计组织模式,实现非现场数据分析与现场核查协同作业,最大程度整合释放团队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