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农大西南角有一栋楼,其外貌与相邻几栋楼相差无几,其内部格局比不上工学楼丰富,内部装饰比不上动科楼豪华,她就是生科楼。生科楼在有些人眼里是普通的一栋楼,但在农大中年以上的教职工眼里,这是栋有故事的楼,在生科人的眼里,这是栋是有故事且分量很重的楼。
事情需要从生科院建院说起。2002年生科院建院时,是“两无一少”,即无场所、无专业、职工少。无场所:当时生科院无一平米自己的实验、办公场所,办公室是借用图书馆传达室和工会职工乒乓球活动室;无专业:2002年开始招生的专业是借用农学院的生物技术专业和食品院的生物工程专业;职工少:全院教职工只有9人。到2003年,实验大楼建成,生科院在实验大楼四层有了1000平米的办公实验场所。1000平米,对于想把生科院做大做强的生科人来说差距不小。但是出路在什么地方呢?
2005年,机会来了,为了应对转基因作物不断推广局面,为了管理好国内转基因生物的科学研究、生产经营和市场营销,国务院责成农业部在全国布点,建设34个农业部转基因检测中心。该中心性质是国家级检测中心;承建方法是单位申报、农业厅推荐、农业部批准、经费自理;建设标准是有场所、有设备、有人员、有经费。生科人认为,鉴于山西农大没有一个国家级的实验室和生科院的窘境,如果这样的中心落户农大,不仅可以提高山西农大的声誉和水平,而且可以解决生科院使用场所严重不足的困难;更重要的是,以此为基础,可以为生科院未来的做大做强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尽管申报困难重重,但我们也要放手一搏。
这样,生科人走上了艰难的申报之路。申报单位间竞争之激烈难以想象,而我们只有山西农大生科院这块招牌。我们努力化劣为优、扬长避短。比条件,你们不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比人员,我们的教师实力最强;比设施,学校给最好的条件……我们向山西省农业厅做汇报、沟通,让农业厅更好地了解农大;我们有困难找党委,取得了学校党政主要领导的肯定和支持;我们有问题找校友,在他们帮忙下解决难题。申报过程非常艰难,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但是生科人本着“门难进也得进,脸难看也得看,事难办千方百计也要办”的坚定信心,终于从省内脱颖而出,后被农业部顺利批准为农业部转基因生物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太原)的筹建单位。
取得筹建单位只是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要取得最终胜利,还要按照部级检测机构的100条进行双认证审核,只有通过审核,转基因检测中心才是你的。要达到100条,最关键即人和经费。人员不是问题,我们有全校唯一一支全研究生的教师队伍,人员素质敢说在全国同类筹建的检测中心名列前茅。但是筹建经费从何而来?我们向学校做了汇报并提出经费并建设检测场地问题,学校答应尽量想办法。但是我们知道,全校的可用场所几乎为零,学校经费已经贷款四个多亿,再没有能力为转基因检测中心的场地建设投资了。当时有人就说,等学校给你们盖楼,绝对不可能。当时我们几乎绝望了,但是知难而退不是生科人的性格。
此路不通,我们另辟途径。我们从校外想办法。向农业部申请,回答是各省情况都一样,都是自己筹集经费建设,况且农业部也没有此项预算。我们又以农业部文件中“地方政府要积极支持转基因中心的筹建”的精神,向农业厅申请,但一是经费没预算;二是经费数额比较大,要追加需要分管副省长批准;三是经费途径不对,山西农大属于教育厅管,不属于农业厅管,但我们看到了希望。经过多方努力,层层审批,终于分管副省长原则上同意了转基因检测中心建设经费的申请。接着是等,等啊等啊,终于等到了批件,由省政府财政厅给山西农大拨款260万用于转基因中心建设。
有了批件不等于拿到经费,财政厅还要审核,果然财政厅最后批的是200万。农大好些知情人都表示祝贺,200万来之不易,但是我们总觉得把60万没了。于心不甘又找学校领导,想请校领导再次出马,看能不能按260万预算重新审批。在我们的恳求下,财政厅领导被我们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动,结果260万全部批下来了!生科人的这种精神也感动了学校,校党政会议决定,即使学校再困难,学校也要出资补齐建设经费的不足。
2007年底生科楼建设招标,我们与建筑单位协商并征得同意。通盘考虑生科院和转基因检测中心的办公室、实验室的数目和布局,反复测算学生实验室、实验准备室、科研实验室、库房、职工活动室、学院会议室、多功能大会议室、学院办公室、普通办公室、甚至楼梯和厕所等不同功能房间的位置和面积,做到既够用又不浪费。根据测算反复设计,最后拿出来房间面积大小不一、南北窗户数目不等、每层结构各不相同的平面草图。这张草图设计的房间,涵盖了生科院和转基因检测中心所有的功能,在楼还没有盖起来,你就知道你的办公室、实验室、活动室在什么地方。连建筑方的设计人员看了都感到惊奇,称这是最复杂的结构。但有点遗憾,因为经费问题,楼层的地板只能用水磨石,墙只能刷涂料。
在学校党政领导的关怀下,在原后勤基建处的严格管理下,经过建筑单位的紧张施工,大楼终于在2007年山西农大百年校庆来临之际顺利竣工。为了给学校增光添彩,也让校友感受到母校的巨变,让来宾分享我们的快乐,在大楼顶部竖起了“农业部转基因检测中心”的大牌子。
2007年底,生科院搬进自己的大楼,后来,转基因检测中心通过农业部组织的双认证,农业部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牌子正式挂在农大。
生科楼是“梧桐树”,引来了国家级检测中心正式落户我校,引来了众多高水平博士加入生科院团队;生科楼是“培养基”,孕育出来“自强不息”的生科精神,凝练出了“厚德博学、崇思尚进”的院训,也形成了“严谨、和谐、向上”的院风;生科楼是里程碑,记录着生科人百折不挠搞发展的历程,标志着生科院的发展从此走上了快车道。生科楼的故事还在继续,每一篇故事仍将引人入胜,绚丽多彩!
(本文选编自“我们的故事”征文集,作者为山西农业大学生科院教授王金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