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吉林石油报 - 吉林石油报

老区何以创出新业绩?

——扶余采油厂首季提质增效的调查

作者:记者  刘晓娣  特约记者  段艳秋    
2025-04-24     浏览(38)     (0)

扶余采油厂一季度在成本压降前提下,原油产量超计划运行,实现了质效双提。他们通过顶层设计、效益稳产、精益过程管理等措施,锻造了提质增效的“助推器”,实现了新一年高标准、高质量起步。

今年一季度,在成本压降6000多万元前提下,扶余采油厂原油产量超计划运行,桶油完全成本同比实现硬下降,做到了质效双提,实现了新一年高标准、高质量起步。

作为吉林油田发祥地,这个名副其实的老区,是如何做到的?

扶余采油厂在业财深度融合、不断提质增效中找到了答案。

对准“火车头”,做好顶层设计

“今年是公司本质扭亏脱困的决战决胜之年,也是我们扶余采油厂原油产量重回50万吨、为‘十五五’良好开局夯基固本的一年。公司主要领导又对我们提出了‘勇争股份公司企业对标前20名’目标,我们必须打好提振增效攻坚战。可如何打好这场战役呢?首先,得做好谋篇布局大文章,让火车头带着火车跑”,采访中,扶余采油厂厂长卢玉峰掷地有声。

顶层设计,就是提质增效的“火车头”。年初以来,扶余采油厂锚定“681”发展目标,以“325”工作思路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公司提质增效各项工作要求,以高质量完成50.5万吨原油产量任务为主线,突出目标导向,以“老区稳产”“效益开发”和业财深度融合为统领,认真编制实施厂2025年提质增效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稳油增产、持续提质增效、亏损企业治理等五大专班及打造标杆示范工程、群众创新创效两个工作组,围绕全厂61个提质增效工作目标,积极制定49项、60条具体措施,统筹部署,落实责任到具体科室及人头,明确时间节点,严抓严控,确保全面完成阶段性及年度产量、业绩指标。

“一季度以来,我区牢固树立以油藏为核心的经营理念,深入推进低成本开发、成本降控和降本增效工作同步发力,推动作业区由生产型向‘先算后干、算赢再干’经营型全面转变”,扶余采油厂采油作业二区副经理高青峰高兴地介绍说,正是因为这样的改变,一季度,作业二区降本增效成效显著,通过螺杆泵维修、精细管理等创效项目,累计创效13万多元。

抓牢“生命线”,做足效益稳产

原油产量是油田生存的“生命线”。

“产量,是企业的根本,也是发展的前提。作为已开发了60多年的老区,扶采稳产难、上产更难;要效益产量,可以说,更是难上加难。但再难,也得上”,扶余采油厂党委书记薛强坦言,基于为油田、为员工负责的高度,公司擘画了千万吨绿色能源企业建设的远大目标,可目标越远大,越需要基层的力量、团结的力量。

一季度以来,面对产量压力,广大干部员工坚持以低成精细注水为稳产中心,通过“三抓”举措,坚决完成产量任务:抓好老区注采精细调控。坚持“点弱面强”注水政策,根据不同油藏水驱特点,做好分藏定策、分区优化、分层量化,今年以来,共安排了三大类油藏工作量5873井次,以规模精细水驱调控带动油藏综合稳产;抓好主体措施提产提效。以潜力促动技术提升带来新增量,实施边部薄差层变排量+降粘压裂150口井。以技术进步拓宽选井方向,实施老区内部变排量压裂300口井,实现了普通压裂再突破。坚持“六个一体化”,强化措施前、过程中管控,坚决完成经济有效率70%以上的指标和增产的目标;抓好新井效益正向拉动。坚持井震结合,精心开展资源潜力研究,一块一藏、一砂一藏,倒排各专业施工节点,高效组织生产运行,确保新井建产顺利完成,并确保当年贡献率。截至目前,扶余采油厂春季劳动竞赛如火如荼,产量踏线运行,各项主体工作量均稳步推进。

锻造“助推器”,精益过程管理

“抓提质增效,业财融合是关键。更需要做足管理功课、管理细节。管理上去了,可以说,就是找到了效益提升的‘助推器’”,采访中,扶余采油厂副厂长、总会计师王永芳说,扶余采油厂始终围绕生产所需、发展所需,精益过程管理,从而确保生产经营中的质量和效益。

一季度以来,扶余采油厂结合自然减员增加和主营业务发展需要,打破部门壁垒,组建了生产指挥、经营、安全环保、党建四个管理调度中心,不断降低内耗,完善流程绩效考核,建立里程碑式的绩效指标和绩效标准,进一步完善提质增效指标与部门、个人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从激励政策上,调动全员提质提效积极性。同时,针对稳产和提效两方面重点,围绕三大主攻方向、低效负效井区治理、压大井治理等成立了5个攻关项目组,用专业的人干专业事,抓准、抓实、抓细效益稳产大事、要事,向管理过程要效率、要效益。

一手抓产量指标的硬提升,一手抓完全成本的硬下降,作为全公司井数最多、地域最复杂的老厂,一季度,扶余采油厂靠“两手抓”抓出了新成效。下一步,该厂将继续靠这“两手”,抓出担当、抓出表率、抓出贡献,抓出股份公司企业对标前20名的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