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河南工业大学 - 《河南工业大学报》

以健康之名
走出减肥迷思

作者:□  明德书院  郝书贤    
2025-04-15     浏览(23)     (0)

文章阐述了健康减肥和过度减肥两种理念的区别,指出健康减肥应以健康为核心,通过科学饮食和规律运动实现,而过度减肥则采用极端方法,危害身体健康。文章呼吁重塑生活观念,追求健康,摒弃盲目减肥方法。

从社交媒体上花样百出的健身打卡,到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轻食餐厅,减肥这一话题的热度居高不下, 已然成为一场全民奔赴的 “潮流运动”。 近日, 卫健委发布了 《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 年版)》,并表示将实施“体重管理年”3 年行动,无疑为国民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然而在这股浪潮中,“过度减肥”现象却悄然滋生,与健康生活、适度饮食的理念背道而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理念,让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减肥的本真意义。

健康减肥,是一场遵循科学与规律的持久战,它以健康为核心,旨在追求身心的可持续发展。 其中,科学饮食是健康减肥的根基,减肥者不仅要对饮食进行均衡营养的搭配,还要合理控制热量的摄入,保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维持生命基本健康运转的要素在量和质上被全面摄取,而非通过盲目节食以达到减肥的目的。 科学饮食搭配规律运动才能使减肥更加健康有效, 每周坚持一定时长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再进行适当的力量训练,不仅能有效消耗多余的热量,还能锻炼身体的肌肉,提升身体的基础代谢率。 在这一过程中,身体逐渐适应新的生活方式,体重稳步下降,各项生理机能也得以优化,为健康生活筑牢根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过度减肥”所采用的极端方法,犹如一场不计后果的“冒险”。 不少人进入了减肥的误区,进行盲目节食,每日的热量摄入严重不足,身体被迫进入“饥饿模式”,代谢率急剧下降,不仅造成肌肉的大量流失,引发皮肤松弛,还极有可能引发内分泌紊乱、贫血、骨质疏松等一系列健康问题。 除此之外,有部分减肥者过度依赖减肥药物,如滥用泻药、催吐等,这些药物也许能在短时间内达到减重的效果, 但从长远来看,其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减肥就会逐渐演变成为一场不计后果的“冒险”。

两种减肥理念之所以大相径庭,其根源在于价值取向的差异。 适度减肥着眼于身心的长远健康发展,减肥者将减重视为改善生活方式、 提升生活质量的契机,以此来减掉因个人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造成的肥胖;而过度减肥实质上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外界审美标准的裹挟,个人被短期内塑造完美身材的急切渴望所驱使,忽视了身体的承受极限和必要的内在需求,将健康弃之不顾。 社交媒体上部分博主片面宣扬的“以瘦为美”观念,更是在这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这场 “体重围剿”中,作为信息接收者的我们不论是否在生活中实行了这些方法,但在潜意识里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

要平衡这两种不同的减肥理念,关键在于重塑生活观念,回归减肥的本质———追求健康。 一方面,应大力加强健康教育,通过学校、社区、媒体等多元渠道,普及科学减肥知识,让大众深入了解健康减肥的方法和过度减肥的危害,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另一方面,社会需积极重塑多元审美标准,摒弃单一、狭隘的“瘦即是美”观念,鼓励拥抱不同身材,尊重每个人独特的身体特质,营造健康、包容的社会氛围。

减肥之路,不应该是伤害自己的“荆棘之旅”,而应该是呵护身体健康的“成长之行”。 让我们以健康减肥的理念为指引,摒弃极端与盲目的减肥方法,在实现理想体重的同时,收获健康与活力,以积极的心态拥抱真正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