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陕西师范大学 - 《陕西师大报》

守正创新,稳健推进文学院事业发展

作者:文学院院长  苏仲乐    
2025-03-31     浏览(8)     (0)

本文介绍了文学院推进学院事业发展的重点措施,包括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一流学科发展、优化学科结构、提升学科发展核心竞争力、以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保障学科高质量发展、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协调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产出更多高水平研究成果等。以期为推进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的深度发展与创新突破,积极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语言文学自主知识体系作出贡献。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规划“十五五”发展的关键之年,同时面临着学科评估和一流学科建设周期总结验收工作。文学院将紧扣学校办学目标和发展战略,服务学校发展大局,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之正,创数智赋能教育变革之新,重点从以下方面推进学院事业发展。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一流学科发展。文学院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按照学校工作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继续强化“标杆院系”和“样板支部”建设,组织学习“三秦楷模”张新科同志先进事迹,着力推进师德师风和课程思政建设,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

优化学科结构,提升学科发展核心竞争力。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经过80年发展,尤其通过两轮一流学科建设,形成了特色较为鲜明的学科格局,但仍存在学科发展不平衡、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本年度,学院将加强学科融通,重点提升与化学化工学院、心理学院联合建设的“语音大数据研发和应用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水平,适时启动文理融通的“语言科学”新专业论证,以点带面,推进学科创新发展,破解制约学科发展的结构性矛盾。

以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保障学科高质量发展。学院将统筹常规补充与高水平人才引育,采取有力措施、创造有利条件,促进青年教师和“双师型”教师快速成长;力争在高级别人才项目申报上有新收获,实现学科重点研究方向的国家级人才全覆盖;进一步培育高水平团队,力争建成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为学科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文学院在人才培养上将坚持“三个统筹”,即统筹推进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建设,协调卓越教师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均衡发展;统筹推进数字教材与智慧课程一体化建设,在实现已有国家一流课程智能化的同时,新建至少5门智慧课程以及与之配套的数字教材;统筹推进本研贯通培养,逐步形成行之有效的优秀人才长程培养体系。持续加强“语文教育协同发展共同体”建设,增强服务基础语文教育能力,助推西部语文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积极响应教育部“双千”计划,提升“秘书学”微专业智能化水平,服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在此基础上,积极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并争取实现新的突破。

协调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产出更多高水平研究成果。进一步优化科研项目培育和预研工作,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上有新收获;提升科研项目如期结项率及结项质量,充分发挥项目驱动作用;坚持质量导向,做好著作出版资助、高水平论文发表工作,显著提升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为申报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省级及以上高层次科研奖项创造条件;进一步加强“长安与丝路文化传播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语言资源开发研究中心”“文学典籍数字化实验室”等平台的数智化提升,通过方法创新、工具创新产出原创性科研成果。通过以上努力,以期为推进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的深度发展与创新突破,积极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语言文学自主知识体系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