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说,每当看到五星红旗自己总有流泪的冲动,因为那代表的是爱与责任。2024 届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毕业生张明,是培华众多西部计划志愿者中的一员。一毕业他奔赴阿勒泰,直播助农、拍摄短视频、公益助学、志愿讲解……他的足迹遍布阿勒泰地区,甚至登上央视讲解阿勒泰的非遗文化。
2025 年春节,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采访中,张明饱含深情的话语不仅道出了他对毛皮滑雪板文化的深刻领悟,更揭开了一段他与阿勒泰不解之缘的精彩序幕。从想离开到义无反顾地奔赴在18岁那年,张明站在新疆石河子的土地上望着远方,心中怀揣着一个梦想——离开家乡。高考填报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历史悠久的培华,期待着在培华开启人生的新篇章。
张明说,在培华的四年他努力汲取知识,学校的特色培养方式也为他全面发展赋能,四年的时光,他获得 20 余项省级以上奖励,毕业时,他凭借出色的表现,拿到西安一家事业单位的入职通知,这让许多人都羡慕不已。但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放弃西安的工作,参与西部计划。
00后的他,“跨界”整花活
张明服务的地区是共青团阿勒泰市委员会,他主要负责的是宣传工作,作为一名播音生如何干好宣传?他每天都在琢磨这个问题,经过深思熟虑,他打算通过短视频让更多人见证阿勒泰的非凡魅力!就这样,三个00后青年集体玩跨界。半年的时间拍摄短视频110多部,全网曝光超过百万。
他们见过深夜中阿勒泰星辰的璀璨,也感受过零下十几度拍摄时的刺骨寒冷,为了捕捉令人心动的画面,不惜徒步走了几十公里沙地,只为了让更多人看见阿勒泰的魅力。正是因为视频的深度采访,才让他对毛皮滑雪板文化有了深刻领悟,从而能在中央电视台对全国观众讲解。
追寻光,成为光:一张小纸条的故事
张明除了日常的宣传工作之外,还经常到学校进行志愿服务,他这位“临时老师”主要负责的是爱国主义教育,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学生们描绘科技飞速发展的中国,讲述了西安的底蕴与魅力。他的故事让学生们看到繁荣昌盛的祖国,也了解不一样的世界,感受到了责任与担当的重量,点燃学生们心中的爱国之火。
张明说:“只有真正融入基层、服务社会、贡献集体,才能更有效地实现个人抱负。在西部、在基层,能感受到,现实比理想更丰满、更壮阔。”新征程上还有很多像张明一样的培华青年,他们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正以奋斗者、开拓者、奉献者的姿态,服务西部地方的经济发展,他们用实际行动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精彩华章!
文/薛超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