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隆重召开2025年度工作会议,回顾2024年工作,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下面,根据校(院)党委统一安排,我讲三方面工作:一是总结2024年工作;二是加速推进一流大学建设;三是部署十大重点工作任务。一、2024年工作回顾2024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锚定“一流大学”建设目标,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校(院)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新突破。
一是党建引领坚强有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坚定不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任务,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有序开展校内巡察,清廉学校建设深入推进,“领航工程”特色品牌更加响亮,成功入选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推荐名单,统战工作持续强化,党建对校(院)高质量发展的保障引领作用坚强有力。
二是立德树人成果丰硕。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增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及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牵头成立黄河流域医学院校教育教学联盟和山东医养健康高等教育共同体;3位教师获全国青年教师教学比赛、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学生专业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显著提升,高质量完成毕业去向落实率省定目标任务。国际化办学取得重要进展,与国家留学基金委等部门进行了多次深入对接,获批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各类国际合作项目12项。三是人才队伍质效齐升。年内新增骨干学者以上层次人才11人、优秀青年博士207人;6人入选国家级人才、国家海外优青1人、国家海外引才计划博士后专项3人;入选国家卫健委首批高层次人才计划6人;53人入选泰山学者;全年招收博士后120人,获批省“人才工作表现突出单位”。启动实施“青峰计划”,为国家级人才培育做好储备。
四是学科建设成效显著。9个学科稳居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临床医学进入全球前0.70‰,位居全国独立医学院校第6位。5个学科上榜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8个学科上榜U.S.News全球学科排名。一年来,学校党委从战略高度布局学科建设,形成了高质量发展报告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全校已经达成了争创一流的共识。
五是科研创新能力加速提升。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1项,项目数连续两年位列省属高校前列。实现了千万级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历史性突破,刘思金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作为骨干科学家承担了国家实验室专项;于金明院士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于金明院士主持的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校(院)自主研发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新药”转让金额达2.04亿元,取得了科技成果转化新突破。科创中心、脑研院等科研平台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
六是医疗水平稳步提升。山一大诊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附属医院集群全年服务群众已超4000万人次。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附属省立医院和第一附属医院分列全国第16和44位。附属肿瘤医院质子治疗系统单日治疗人次位居世界前列。内分泌、肿瘤、疼痛、眼科、皮肤病、重症医学等重点学科均取得长足进步。职业病、皮肤病、寄生虫病、肿瘤、辐射防护、罕少见病等防治工作进展顺利。
另外,一年来,我们进一步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放管服”改革,推动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建立了临床学院,以内控系统建设科学规范了经费管理,完成主要负责同志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定校级各类规章制度100余项,安全责任运行机制更加完善,口腔楼项目顺利封顶,校友会工作全面开展。智慧校园、通识教育、招生就业、信访保密、离退休、工会妇委会、团委、资产管理、招标采购、后勤服务、图书期刊、校史档案、长城路校区管委会等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很多亮点,校(院)综合治理能力大幅提升,为我们冲刺一流大学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此,我对大家一年来的辛苦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志们,2024年我们各方面工作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对标“双一流”核心指标,我们在许多方面仍有较大差距,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面对各类挑战和困难,我们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履好职、尽好责,为决战决胜“一流大学”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