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或指近在咫尺,或指天涯海角,或指心心相印,或指心隔千里。我们计算一个星期内有几次吃包子,计算一个月有几次闲暇,计算一年有几次回家。间隔越来越长,感叹某些时刻如此难得。倘若每天一散步,明天仿佛很近;倘若半年与好友相聚,半年仿佛很远,原来距离也可以用我们对不同时刻的不同感受来表现。
有时,我们会回避距离的测量,唯恐引发愁思。实际上,我们应积极思考距离给我们带来的意义。人们常说距离远,不方便。常说距离近,太习惯。无论回家,旅游等,心向往之,素履以往。青山绿水,只有亲眼目睹,才知山如何青,水如何绿。无论散步、还是逛超市这样的平凡小事,只要喜爱,再习惯,仍会满怀期许出发。或许,就是这百里或千里之行,在我们心中留下色彩。或许,就是这百米或千米之行,如果在回家的路上遇见许久未见的小猫,小狗,也会让我们倍感幸运。
正如秦观所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我认为无论亲情、友情等,皆是如此。心与心的距离,并不会因客观距离的变化而变化。想象一个周末,阳光明媚,微风徐徐。我们完成学习任务后走出宿舍,在安理大漫步,路过百川楼旁的湖畔,看树干轻轻晃动,湖中的鱼游戈自如。坐在小亭中,和家人打一通电话,分享来到安理大后发生的生活趣事,这一刻是多么幸福。很多时候,客观上的距离,能让我们更加深刻感受到与家人遥以心照。不同境遇时,始终以乐观心态坦然面对距离给我们带来的落差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未来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会遇见更多知己,天涯也如近邻。
再谈到生活中的计算,我想不必为此所锢桎。这星期没吃包子,确也知晓了煎饼的美味;这月闲暇不多,确也倍感充实;今年因时间冲突,不常回家,确也感受到多样的大学生活。距离,让我们暂时无法身处某地,但在另一处,我们也能认真生活,自得其乐。
或许,看世界变化,看人事变迁,一汪池水变为田地,一座村庄变为小镇,我们也从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感受距离,接受距离是我们成长的必修课。物理距离并不能代表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我们与所爱的人依旧看一片天空,赏一轮明月。“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