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佳伟,中共党员,安徽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安全专业2021级学生。在学业方面,他以平均学分绩点4.23的优异成绩位列专业第三,连续三年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第七届“校园十佳青年”称号,并多次获评“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标兵”等荣誉称号。在学科竞赛领域,他积极进取,先后斩获安徽省高校物联网应用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三等奖、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安徽省级赛二等奖等诸多奖项。大学期间,他身兼数职,担任信息安全21-1班班长、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宣传委员以及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学生助理,在不同岗位上恪尽职守,用实际行动服务师生。同时,他热心社会实践,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面对家庭的重大变故,齐佳伟没有被困境打倒,而是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在学业、实践等多方面不断奋进,最终成功推免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络空间安全专业。他用自强不息的精神谱写出新时代青年学子的奋进华章。
课堂为基,多元助力
面对信息安全这个课程繁多且需不断钻研的专业,齐佳伟能取得平均学分绩点4.23、专业排名第三的优异成绩,他有自己的一份心得。谈及学习秘籍,他首先强调的是课堂的重要性。无论专业课还是公共课,每一堂课他都全神贯注,紧跟老师的思路,不错过任何一个知识点。他和室友经常坐在前排,近距离接受老师知识的传递。齐佳伟说:“坐在前面能更清楚地听到老师讲的内容,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除此之外,和同学讨论也是他学习的重要方式。课堂上,一旦有没听懂或没听清的地方,他就会和室友及时交流探讨,“有时候,和同学讨论能让我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大家思维的碰撞会产生很多新的想法。”如果讨论后仍有疑惑,他们便会在课后向老师请教,老师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总能为他们拨开迷雾。
齐佳伟在课上如同不知疲倦的探险家,竭力探究重难点,尽量做到每个难题都不“掉队”。将当天知识当天消化,后续复习时压力便会减轻许多。期末复习阶段,他会先把PPT和教材知识点当作了解书架布局结构全面梳理,进而充当图书管理员将需要背诵或者需要理解的知识点对号入座,相关题目整理归纳。整理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复习,通过分类整理,可以得到更加系统明确的知识体系,复习更具针对性。
大学期间,齐佳伟多次获得“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标兵”等荣誉。这些荣誉对他而言,不只是一种肯定,更是推动他持续前行的动力。每次获得荣誉,他不会沉醉其中,而是将其视作已然跨越的障碍,激励自己朝着更远目标奋进。在追求更高学业目标的道路上,他有着独特的自我激励方法。他时常回望之前的经历,提醒自己不可懈怠,要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大成绩。而且他会给自己设定一些小目标,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给予自己一点奖励,增添继续前行的动力。
在齐佳伟的学习生涯里,众多良师益友对他影响深远。大一学习C语言时,蒋社想老师引领他打开编程世界的大门。后来,刘惠临老师在竞赛方面给予他极大帮助。竞赛过程中,刘老师给予诸多专业指导与支持,助力他不断成长。此外,葛斌院长、王丽老师等多位老师以独特教学方式和渊博知识让齐佳伟收获满满。而《Android应用开发》97分、《Go程序设计》100分、《信息论与编码》99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96分、《算法设计与分析》96分、《模拟电子技术》97分、《Java程序设计(双语教学)》96分……就是他交出的完美“答卷”。赛场逐梦,破难前行
齐佳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成绩突出。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三等奖、安徽省高校物联网应用创新大赛一等奖等众多奖项,证明了他的卓越实力。回忆起踏上竞赛之路的契机,他说:“一次上课时,刘惠临老师询问是否有同学想参加竞赛,课后可以找他交流。就是这样一个契机,让我开启了竞赛之旅。”老师的这一询问,点燃了齐佳伟内心对竞赛的热情,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领域的大门。
在竞赛过程中,他收获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储备,文档撰写能力和抗压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升。齐佳伟深知团队协作的重要性,面对不同专业背景和不同想法的竞赛团队成员,他充分发挥自己沟通和协调的优势,带领团队一路前行。面临竞赛与日常学习的冲突,齐佳伟始终将学习任务放在首位,合理规划竞赛准备时间。“我注重劳逸结合,晚上和周末通常用来休息或处理紧急事务。”他不会让竞赛和学习占据全部时间,而是通过合理安排,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准备竞赛期间,他还会利用碎片化时间复习功课,确保学习进度不受影响。
竞赛过程充满不确定性和压力,面对可能的失败,齐佳伟抱以积极的心态调整方法。他以平常心看待可能出现的负面结果,但并非消极对待,而是将这种不确定性转化为前进动力。他会把大目标拆解成一个个可量化的小任务。比如准备竞赛项目时,他把整个项目拆分成多个小任务,每天完成一部分,既能有所进步,也不会因为项目复杂而无所适从。
竞赛之路并非坦途,齐佳伟在备赛安徽省高校物联网应用创新大赛时,便遭遇巨大挑战。临近参赛作品提交日期,他们的参赛设备却还未调试完成,远未达到预期效果,而此时又准备汇编语言考试,这门课他课堂上囫囵吞枣,复习时间也极为紧张。那段时间对于齐佳伟是一次考验,在比赛与考试双重压力下,他充分利用白天的时间调试改进比赛设备,晚上回到寝室复习汇编语言。在巨大压力之下,乔佳伟从未有过放弃的想法,踏实前行。他不断给自己打气,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总会成功的。在他和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最终设备调试成功,竞赛荣获一等奖,汇编语言考试他也取得了不错成绩。这段经历让他愈发坚韧,也让他明白,只要不放弃,就没有无法克服的困难。一波三折,保研之路终开花
刚踏入大学校园时,齐佳伟对保研这条路一无所知。大一时,从学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他了解到了保研这条道路。而在大一结束时不错的绩点让齐佳伟能力得到认可。于是,一颗保研的“种子”在他心中悄然种下,并开始生根发芽,他坚定地将这个想法付诸行动。
俗话说“笨鸟要先飞”,虽说齐佳伟的成绩挺优秀,但英语一直是他的一块“短板”。从选择学校到保研面试这段时间,他在英语学习上可没少下功夫。齐佳伟回忆起他保研的经历。在参加几所高校保研初期的面试中,英语提问环节他总是发挥得不理想,但是他不怕失败,积极总结面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认真反思自己的失误,及时纠正,然后以更充分的准备迎接下一个挑战。那段时间,他会在网上搜罗大量复试英语提问的经验贴,仔细总结归纳,认真准备那些复试老师常问的问题,把它们记录下来,然后每天早早起床,一遍又一遍地大声朗读,反复练习。他还会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仔细查找其中的不足,比如语法是否正确、表达是否过于口语化等等。在保研的过程中,齐佳伟还会和同样准备保研的室友相互分享信息,共同进步。最终,齐佳伟成功推免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络空间安全专业。
关于保研面试,齐佳伟提到,面试老师有时会抛出一些非常规的问题,这些问题新颖、前沿又开放,更多是在考验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科研潜力。所以,齐佳伟分享道,“致力保研的学弟学妹平时应该多关注专业相关的前沿科技,多读相关论文,拓宽自己的视野,提升自身能力。”他希望学弟学妹可以避免面对这样的问题手足无措的场面。同时,读研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旅程,面试前可以多向考研或者保研的学长学姐取取经,提前联系那些研究方向与自己兴趣或者长处相契合的导师。多面手,全能冠军
齐佳伟担任班长期间,他所在的信息安全21-1班级荣获了“先进班集体”的称号,班级团支部也摘得 “五四红旗团支部”的荣誉。每当遇到重要事情,齐佳伟会和其他班委一起商量,大家团结协作,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注重班级建设和学风互助。他们班级所在的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也获得了 “先进党支部”并入选学校第二批新时代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名单。
大学期间,齐佳伟还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他深入参加的一次支部的三下乡活动为他的生涯规划增添了一抹红色。在亳州市涡阳县的一个村子,他亲眼见识到了可以用互联网操纵的智慧农业,有育种室、物联网技术、无人机技术等。他深切感受到了现代技术给农村带来的巨大改变,一颗从事基层村干部的种子也在他心里深深埋下。他说: “学成之后我会考虑参加选调,去当一名驻村干部,为村民干些实事,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担任创业指导中心学生助理时,他经常和各类企业HR的沟通交流,这让他对就业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他说:“要提前做好准备,丰富自己的经历,增强自身竞争力,技术过硬才是核心。”即使身兼数职,齐佳伟也能应对自如。他说:“把所有事情都堆到最后做会累得够呛,我通常会列个计划。学会放空,劳逸结合释压力。”他会把要做的事情按照重要程度排序,每完成一项就在后面打个钩。他笑着说:“做完这些事,浑身轻松,还特别有成就感。”忙碌的学习、竞赛和各种活动,有时会给齐佳伟带来不小的压力。不过,他找到了释放压力的好办法———运动。
当焦虑情绪出现时,他会通过运动或冥想释放压力。“压力大的时候,我喜欢去跑步,跑步时,我的心情会逐渐放松,压力也会随之缓解。”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社交互动,也是他调整心态的重要方式,“和朋友聊聊天,分享生活点滴,能让我换个角度看问题,避免陷入思维定式。”导员是他的引路人
回顾大学这四年的生活,齐佳伟觉得自己最大的变化就是变得更加独立。齐佳伟曾遭遇家庭至亲先后离世的重大人生变故,但是坚强的他拿出了常人无法承受的韧劲。大学期间他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其中对他影响最深的就是辅导员陈卓老师。在得知齐佳伟家中发生重大的变故后,陈卓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和他促膝长谈了很久很久,耐心地开导他,帮助他走出阴霾。在之后的日子里,陈卓更是尽心尽力地关心照顾他,帮他申请各种符合条件的奖金、补助。在老师的帮助下,齐佳伟迅速从黑暗的人生中走了出来,重新投入到新的生活和学习中。闲暇时光,齐佳伟偶尔会看看电影,他最喜欢的电影是 《肖申克的救赎》。他希望自己能像主角一样,不被困难的牢笼困住,勇往直前。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跋山涉水,步履不停,保研的成功对于齐佳伟来说只是第一步,他还有着更加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等待着去实现,让我们为他喝彩,期待在新的舞台上他能够披荆斩棘,展露风采,书写更加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