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黄山学院 - 《黄山学院报》

从“益+”到“益万家”:“益+”志愿队的成长之路

2025-03-31     浏览(43)     (0)

在青春洋溢的校园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着统一的志愿者服装,穿梭于校园的各个角落,那一抹清新而明亮的色调,如同春日里破土而出的新芽,充满着生机与希望,在周围绿树红花的映衬下,愈发显得醒目耀眼。他们就是“益+”志愿队,是校园中流动的公益符号,用实际行动传递着温暖与爱。

以专业服务传递温暖力量

“益+”,这个名字承载着深厚的意义。“益”代表公益、益处,彰显着志愿队为社会和他人谋福祉的坚定宗旨;“+”则是蕴含无限可能的符号,它象征着志愿力量如滚雪球般不断壮大,服务领域持续拓展。而它谐音“一家”,更将团队成员紧紧相连,凝聚成坚不可摧的公益力量。

每月的无偿献血活动,是“益+”志愿队长期坚守的爱心阵地。作为经济管理学院系列活动的经典项目,多年的用心经营让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忙碌而有序,他们的身影构成了一道温暖的风景线。从协助工作人员搭建帐篷,到细致入微地为献血同学登记信息,再到耐心引导献血流程,每个环节都进行得有条不紊,充分展现了他们的责任与担当。

黄山市献血站对“益+”志愿队称赞有加,高度认可其完善的服务流程。从前期宣传的广泛动员,到活动中志愿者的全情投入,再到活动结束后的全面总结,每一步都饱含着他们对公益事业的热忱与执着。志愿队负责人23会计胡昌斌回忆道,组织献血活动并非一帆风顺,遇到过不少困难。比如,有时安排的同学因时间冲突无法参与,他们就积极与献血站沟通协调,灵活调整时间。还经常有人试图冒用他人姓名献血,面对这种情况,志愿者们总是耐心沟通,让这些同学认识到行为的危害。为了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志愿队加大了宣传力度,增加献血常识内容,让同学们全面了解献血的益处和注意事项。

不断扩展公益服务边界

这支充满活力的志愿队从未停止过自己的脚步,他们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走进大家的身边。志愿队部门负责人23电商段体磊表示:“我们志愿队主要服务领域包括扶贫助学、环保公益、社区服务、服务全校师生等,我们致力于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

除了检查晚自习、班级卫生,担任各类比赛裁判员等常规志愿服务外,他们还积极开展特色活动。在休宁县齐云山小学,他们举办“童趣端午,喜庆六一”活动,引导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实用知识;在屯溪老街,他们开展志愿清扫服务活动,并与黄山爱心365协会、老街社区、献血站等组织合作,让爱心传播得更远更广。

2024年,“益+”志愿队承担了黄山学院横江区双选会的筹备与执行工作。前期,他们精心对接企业入校流程,规划车辆路线,布置场地,为活动顺利开展奠定基础。活动现场,他们全程维护秩序,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安排志愿者“一对一”对接企业,协助签到、响应需求。通过合理调配物资、及时补充资源、保持环境整洁,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参会体验。

在挑战中锻造团队精神

荣誉背后,“益+”志愿队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时间协调就是一大难题。志愿队部门负责人23财管赵艺表示:“成员们都有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任务,培训时间很难协调。而且部分训练内容需要根据实际服务需求调整。”此外,资源有限和人手不足也是困扰他们的问题。

面对这些困难,他们积极寻求解决办法。一方面,与其他志愿团队、组织展开合作,整合资源,相互支持;另一方面,合理安排志愿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通过学院公众号、宣讲活动等渠道招募新成员,加强对新成员的培训,确保他们能够迅速适应志愿服务工作。

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光彩

对于“益+”志愿者们来说,最大的收获并非奖项和赞誉。志愿队负责人23会计胡昌斌感慨地说:“个体的力量虽小,但团队协作能创造无限可能。无论是献血活动中同学们的热忱,还是双选会上企业与求职者的双向奔赴,都让我坚信,志愿精神是温暖与责任的传递。未来,我将继续践行这份初心,用行动书写更精彩的志愿服务故事。”

在志愿服务中,志愿者们为他人送去温暖,自身也收获了成长。这种双向的情感传递,正是志愿服务的魅力所在。“益+”志愿队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诠释着公益的真谛。他们的行动不是源于一时的激情,而是细水长流的坚持;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爱与温暖的双向奔赴。当这些年轻的志愿者伸出双手时,他们传递的不仅是爱与责任,更是点点萤火,逐渐汇聚,点亮了公益的天空,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出最耀眼的光彩。

融媒体中心记者: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