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 - 《天津大学报》
我们为道路湖泊命名
作者:于克建
文章讲述了校园文明建设活动中,师生积极参与道路和湖泊命名活动,并对相关建议表示感谢。文章中也提及作者曾发表文章,描述广大师生参与的情景和真挚情感。此外,参与者也为校园道路、湖泊起名。其中“爱晚湖”“金晖路”作为创意入选,代表着离退休教职工的进取精神和对天津大学发展所做的贡献。
记得那是1994年的春天,为了迎接当时国家教委“校园文明建设验收”,学校(卫津路校区)开展了为校园10条道路和2个湖泊征名的活动。《天津大学报》第624期第4版刊登“校园区部分道路、湖泊征名启事”后,在师生员工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我当时不仅是这次征文活动的组织者之一,而且还是积极的参与者。从校报编辑部收到许多应征稿件的字里行间,看得出广大师生员工爱我天大、奉献才智的真挚情感,看得出大家颇动了一番脑筋。许多师生说,这项活动本身重要的在于参与,因为“参与使我们倍感亲切”。
1994年3月21日上午,春寒料峭,党委宣传部的门被轻轻推开,一位老人走了进来,干部们抬起头来,呵,是赵老!年逾九旬的赵今声教授面带微笑地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叠整整齐齐的纸说:“这是我对学校道路、湖泊命名的建议。”在场的宣传部干部们望望窗外那摇曳的树枝,再看看站在面前那张红润、慈祥的面庞,无不为之感动。
赵老的建议是这样写的:“仁、义、礼、智、信五德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德、智、体、美、劳五育为国家教育方针;实事求是为我校校训,应从上述原则出发,为我校道路命名,鼓励青年向上进取。”按照“学校部分道路示意图”,赵老从道①至道⑤顺序依次起名为,“求实道”“明德道”“启智道”“致美道”“强体道”;按路①至路⑤顺序依次起名为,“勤工路”“兴仁路”“尚义路”“崇礼路”“敦信路”;湖①为“乐群湖”,湖②为“友谊湖”。(以下道路顺序除注明外,皆为由①-⑤)。
时任校党委副书记李全生,在繁忙的工作空隙也为本报送来了两套命名方案,其中一套是这样考虑的:“求实道”“北洋道”“育人道”“科学道”“成才道”;路名顺序:“树德路”“学智路”“体育路”“健美路”“劳动路”;湖①取名为“园丁湖”,湖②取名为“学子湖”。李书记的第2套方案,完全是从经线纬线这一出发点考虑为道路命名的,湖泊则按照地理方位取之为“南湖”“北湖”。
数学系教师尚泰寅来稿为两个湖泊命名。他为湖①取名“益寿湖”,因为每天早晚都有不少教职工在湖边锻炼身体,消除疲劳,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湖②地处留学生宿舍和专家楼前面,这里的景色如诗似画,给国际友人和青年学子留下美好的回忆,因此取名为“学子湖”。
电子系1993级图像班的娄隽同学在来稿中建议,天大是高等学府,因此为道路命名除中文外,应标有英文。他为10条道路依次取名为:“天骄路”“大雷路(“大”音“太”,是汲取我国古音韵之变)”“聚沙路”“才疏路”“园林路”;“北门道”“洋观道”“群竞道”“英发道”“萃栋楼”。有趣的是,10条道路名为藏头,首字连读即为“天大聚才园,北洋群英萃”。他为两湖起名,湖①为“苍龙湖”,湖②为“朱雀湖”。
材料系曲传江老师为10条道路取名依次为“求实道”“北洋道”“中兴道”“石化道”“云青道”“苑东路”“永康路”“湖东路”“联湖路”“湖西路”,两湖为“仙乐湖”“兴华湖”,即与原来2个湖名相对应,联系起来为“青年—敬业—兴华—仙乐”,意义深远。
自动仪系企电专业92级甲班吴霖同学来稿建议,将道⑤命名为“以升道”,路②为“太雷路”,路③为“宣怀路”,用来分别纪念掌校人盛宣怀先生、校友张太雷烈士、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
物理系1991级团支部的来稿是这样为道路和湖泊命名的,“求实道”“敬业道”“奋进道”“太雷道”“天北道”“朝阳路”“北洋路”“兴中路”“青年路”“夕阳路”,两湖为“团结湖”和“友谊湖”。他们在来稿中饱含激情地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校园道路印上了我们重叠的脚印,校园景色给了我们多少美妙的遐思……成功时,那一草一木都来分享我们的欢悦;失败时,清凉的湖风给我们抚慰。能不感到亲切吗?欢乐忧愁我们共度,今儿我们为你命名了,乐颠儿了,朋友们!”
当年从组织者角度,我写下了《参与使我们倍感亲切》这篇通讯,刊登在1994年3月30日出版的《天津大学报》第4版,记述了广大师生员工积极参与此项活动的真情实感。从参与者角度,我也积极开动脑筋,为校园道路、湖泊起名。“爱晚湖”“金晖路”就是当时我的创意(《天津大学报》1997年4月30日校报复刊700期纪念文章《沃土会更芳香》记载)。从地理位置讲,这一湖一路均坐落在我校的西侧,毗邻老干部活动中心,每当夕阳西下,晚霞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湖面,金晖灿烂,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唐代诗人刘禹锡“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那句传世佳句。当时我想,选“爱晚”和“金晖”为湖名和路名,不仅可以表现广大离退休教职工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和老当益壮的进取精神,而且还可以昭示后辈,永远不要忘记这些老同志们为天津大学发展和建设所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