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声声所念,生生不息》
星海横流,岁月成碑。转眼间,我成为一名辅导员,已经一年多的时间。一路走来,有过平芜尽处是春山的喜悦,也有过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但幸运的是,每当我感到迷茫时,总有一些声音,为我拨开迷雾、指引方向;总有一些声音,让我明白,为人师者,该何以为师。
“辅导员工作是爱与奉献,大家要用心去感受”,这是一位老辅导员殷切的叮嘱。刚开始工作时,每当学生说“老师,我想找您谈谈心”、“老师,我有个问题想请教您”,我总是有些小心翼翼,不知该如何应对。这句叮嘱让我明白这份工作是用心感染心,用爱传递爱。我便开始俯下身子,细耳倾听学生的所思所想。每当为学生解决困难、解开心结,那一句句真挚的“谢谢老师”,一张张青春洋溢的笑脸,都让我深刻感受到,教育无他,唯爱与榜样。为人师者,要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要有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
“来这么早啊”、“怎么还不走啊”,这是我与同事之间最常见的开场白。无论是晨光熹微,还是夜深人静,亦或是本该休息的假期,办公楼里总有忙碌的身影。“要上课了,想提前再准备一下”、“要参加比赛了,想再多练习一会”。我曾经感到遗憾,因为我不曾见证我们学校那段筚路蓝缕的艰苦岁月,但现在的我,又感到无比幸运,我有机会与一个个风雨兼程、躬耕不辍的身影一起,在这片“仁和”的土地上、在学校发展的宏伟蓝图中,薪火相传、勤学笃行、接续奋斗。
“哪怕还有一口气,我将奉献出我能奉献的所有”,这是一句铿锵的誓言。今年暑假,我有幸去往新疆喀什支教,拜访了“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潘玉莲老人。这位耄耋老人用了半生的时光,创办了爱心小课堂,把民族团结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给一代又一代新疆的孩子们。当我们跟随潘玉莲老人去往每个爱心小课堂,看到一群又一群孩子们围绕在老人身边,亲切地说着“潘奶奶您身体还好吗?”、“潘奶奶你下次什么时候来看我们呀”,我不禁感到无比震撼,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得到了那么多孩子的爱戴,是她几十年如一日的无私奉献,是她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是她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高山阻挡不了她的脚步,她的精神传颂天山南北,镌刻在新疆广袤的土地上,也从此镌刻在我的心上。
“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这是一句伟大的号召。在今年的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激励着1800多万名教师持之以恒地奔赴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
声声所念,所念的是每一位教师的无私奉献;生生不息,不息的是一代代教育者的接力传承。让我们沿着前人的脚步,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