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滨州医学院 - 《滨州医学院报》

春和杏林,暖心中医路

2025-03-25     浏览(29)     (0)

南方学生胡一男在北方大学求学,经历初春清冷气候。滨医老师给予帮助,助他理解中医知识。胡一男深受启发,成长为自信的医者。他用双手为患者带去康复的希望。 本文讲述了胡一男在滨医大学学习中医的经历,他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怀下,逐渐克服视力问题带来的不便,成为一名自信的医者,为患者带去康复的希望。滨医的温暖人文关怀成为他成长的力量源泉。

我是一个南方人,家乡的四季总是绿意盎然,温婉而富有诗意。初到北方上大学,还未适应这里气候的我,在乍暖还寒的初春里,时常感到些许清冷。怀揣着对中医的炽热向往,我踏入了滨医校园,开启了一段意义非凡的求学征程。

大一的课程紧张而充实,虽然我尚有一些视力,但面对医学专业那些复杂的知识图谱、精细的人体模型,眼睛还是有些吃力。课堂上,我全神贯注地盯着书本,试图看清每一个关键信息,可还是会错过一些细节。然而,滨医的老师们就如同这初春的暖阳,总是在恰到好处的时候给予我帮助。他们授课时,一旦察觉到我面露难色,便会立刻停下,用更加细致、生动的语言重新讲解,还会巧妙地运用生活中的例子,让晦涩的知识瞬间变得鲜活易懂。课后,老师也会主动关心我学习上的困难,耐心地为我答疑解惑,帮我整理知识脉络,引导我逐步深入理解中医的奥秘。

随着春天的步伐加快,校园里的绿意一天天多了起来。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午后,我漫步在校园小道上,暖阳洒在身上,恰到好处地传递着融融暖意。微风轻轻拂过,携带着泥土的芬芳和花草的清香,仿佛是大自然在温柔地诉说着春的故事。那一刻,我深深体悟到这春日的平和与中医所倡导的阴阳平衡理念竟是如此契合。中医追求人体内部阴阳调和,用药精准适度,避免过犹不及,恰如这春日的气候,以最适宜的温度、湿度滋养万物,让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思绪飘回到初中时代,班主任是位国学的痴迷者,他尤其热衷于让全班同学诵读经典。每天清晨,教室里都会响起《弟子规》朗朗的诵读声。一次期末考试,我凭借优异的成绩赢得了班主任的赞赏,他把我叫到办公室,目光中满是期许,郑重地递给我四本书——《论语》《老子》《中庸》和《世说新语》,并语重心长地叮嘱我要潜心研读其中的智慧。这几本承载着师恩的书籍,自此成为我成长路上的精神支柱,照亮了我探索知识的道路。

在滨医的日子里,我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如春日般温暖的人文关怀。老师们对待我们视障学生,既没有异样的眼光,也没有过度的怜悯,他们以一颗纯粹的同理心,给予我们平等的学习机会。我深深觉得,这种春风化雨般的温暖,这种尊重个体差异、助力成长的态度,才是真正点亮我们心灵、让我们在成长道路上勇敢启航的力量源泉。

如今已是大二的我,已经深深扎根于这片充满爱的土壤。回首往昔,那些因视力问题带来的不便,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怀下,渐渐化作我前进的动力。我将带着这份中正平和的心态,不畏惧未来道路上的任何挑战,怀揣满满的自信,大步迈向接下来的人生旅程。

我坚信,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定能实现自我价值,成为一名出色的中医师,用双手为患者带去康复的希望,让温暖如这春日暖阳,洒向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特殊教育与康复学院 胡一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