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江苏大学 - 《江苏大学报》

奔途有景,运动成诗

作者:傅升日    
2025-03-30     浏览(174)     (29)

作者是一名我校体育部教师,自2018年开始跑步,七年时间里从一开始的困难到现在的优秀成绩。他坚持跑步锻炼,改善体质,提升健康水平,参加校园马拉松比赛,并加入了学校长跑俱乐部。他的跑步热情高涨,也收获了饱满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工作效能。

出于改善体质、促进健康的目的,2018年,我开始跑步。跑步第一天,从学校1号门起步,目标是环绕校园西侧一圈。本以为区区两公里,不过是小菜一碟,可现实却给了我狠狠一击。跑到图书馆广场时,尽管只有两三百米,我已是气喘吁吁,每迈出一步都感觉像拖着千斤重的沙袋,再没挪动一步的心思。但在坚持一周多后,我的体能和耐力逐渐增强,慢慢能从1号门跑到京江操场附近。跑步过程中,我逐渐掌握了呼吸与速度的协调技巧,脚步愈发轻盈稳健,这种明显的进步极大地鼓励了我,也让我坚定了将跑步继续下去的决心。日复一日,我的体重在下降,身体免疫力也得到提升,跑步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19年4月,我怀着紧张激动的心情参加了校园马拉松的8公里项目,这也是我首次参加“马拉松比赛”。置身赛道,同行者散发的那股拼搏劲如同燃烧的火焰,迅速点燃了我的热血;志愿者们的欢呼,更是化作声声激昂的战鼓,在耳畔持续回响。在这般热烈氛围的感染下,我竭尽全力,奋力奔跑,尽管过程很煎熬,但仍凭着毅力坚持到了最后。35分46秒完赛,是我8公里赛程的最好成绩。路遇16公里的跑者,我发自内心地佩服,“怎么能一次跑这么长距离,太厉害了”。

体验完首个赛事后,我的跑步热情空前高涨,主动加入了学校长跑俱乐部,更加积极地参加校内外跑步活动。2024年4月,时隔五年,我决定挑战校园马拉松16公里赛程,最终以1小时5分1秒的成绩第5个冲过终点,位列教工男子第1名。今年,我再次报名了16公里项目,希望能跑出满意的成绩。

值得一提的是,校园马拉松路线途经梅园、樱花友谊园、学子林、图书馆、耒耜大楼、艺术学院等学校标志性景观建筑,也是我日常跑得最多的路线。跑步七年来,我已累计奔跑了6千多公里,沿途欣赏过校园四季的风景。如今的我,不仅收获了身体的健康,还收获了饱满的精神状态与良好的工作效能,更在每一次奔跑中留下了独属于我的足迹和回忆。未来,我将继续一路奔跑,去欣赏更多的风景,去拥抱更好的自己。

(作者为我校体育部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