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合肥一六八陶冲湖中学 - 《瑶之圃》

创意作业

作者:八年级 苏静    
2022-01-18    

 作业是检验知识掌握情况的一个必要环节,是学习的延续拓展。然而,有部分孩子对作业始终马虎了事。怎样才能让孩子们认真对待作业呢?冥思苦想之余,我没有急于批评和说教,而是在班级开展了一系列关于作业的创意活动。

一、“以字取貌”展——给学生一份辨析

青春期的孩子比较在意自己的外貌,基于此,我组织了“以字取貌”展。大屏幕上投影出了一份龙飞凤舞的作业:“孩子们、我们来猜一猜这份作业的主人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人脱口而出:“看这个字这么潦草,应该是个男生!”还有同学吼出来:“我这个人的相貌应该比较丑!”“啊?怎么就看出人长得丑了?”台下一阵议论,作业的主人如坐针毡,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神情。我趁机说:“大家看,一个人的字就如一个人的脸。字写得漂亮,别人往往觉得主人也漂亮;字写的不好,就觉得主人面貌丑陋。”为进一步证明“见字如见人”我又展示了一个女生的漂亮字迹,同学们连连称赞。最后,我还展示了同一个孩子不同时间段的两次作业,问大家看得出这是出自同一个人之手吗?孩子们直摇头。“真真切切是一个人写的啊!由此说明,我们每个人都是有能力把字写好的,关键在于态度。”孩子们使劲点头,“孩子们,字不仅关乎外貌,还是一个人思想性格的折射。所以写作业是一门艺术,将自己的作业打造成在精品,打造成自己的名片!

二、作业易主——给学生一次震撼 

放学时,我站在讲台上让孩子们把作业本传上来,然后宣布:“今天我们要用别人的本子做作业,随机发,如果拿到自己的,主动交换哦。”顿时教室里风起云涌一些孩子捶胸顿足,一些孩子双手祈祷“千万不要发一个作业写得马虎的给我!“谁拿到我的本子千万要善待它啊。”“我拿到的是苏鸿翔的作业哦,你呢?”大家都很关心拿到的是谁的作业本,有孩子千叮咛万嘱咐:“我的作业本你可要认真写哦。”同伴督促的力量很强大。我在讲台上说道:“孩子们,你的字迹会永远留在别人的作业本上,是不是应该给对方留下好印象呢?”有的孩子神色紧张,叫苦连天。我又给大家发了一张反馈卡,上面需要填写自己的姓名、作业的原主人、拿到作业的第一感受以及写作业时的心理想法。需要将反馈卡夹在作业里,第二天一起交上去。

第二天,数学纪老师反馈:“全班作业交的又快又齐,每份作业看得出来写的都很认真而且正确率极高。”很多同学的反馈卡上写道:第一次这么光明正大地为别人写作业,手抖,还是手抖,终于工整的完成了,我尽力了。还有的同学写道:拿着别人的作业本,既兴奋又紧张,生怕自己写错了,把红叉叉留在别人的作业本上。

三、作业回家——给学生一份收获

周五离校前,大家的作业本又回到了原主人手上,很多孩子在物归原主时,相视一笑。也有的孩子拿到自己作业本表现出惊讶、欣喜和沮丧。大家各有各的想法,于是,我又给大家布置了一项任务:在周记里写下作业“回家”的感受并反思自己平时是如何完成作业的。周日返校的班会上,我让大家分享拿回作业本的感受。有的同学说道:“我的作业是李先钰写的,字迹非常工整而且全对,得了A,没想到他可以写的那么好。”最后我总结道:“通过这次的作业我们认识了自己,我们是愿意自己的作业让人赏心悦目,还是怨声载道呢?关键是自己的态度!”同学们都默默地点头。接着我又问大家平时是如何做作业的?胡皓轩说:“我总是随自己的心情,心情不好时就乱写。”郭君吴说:“我现在终于明白作业乱做,我为什么生气了,我每次拿到作业就开始写,根本不复习,写错了也不订正。”我继续引导大家:“大家知道蝴蝶效应吗?“知道,就是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引发一场灾难。”“我们做作业的目的是检验大家是否已经掌握了知识,如果马虎了事,会有什么后果呢?”“就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掌握知识,长期会养成敷衍的习惯。”听到孩子们不断反思总结着,这次活动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四、作业换装计——给学生一些策略

最后,我根据大家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组讨论,制定了一个“作业换装”策略。孩子们的“作业换装”分成两个部分:一是“量体裁衣”——自我管理,二是“集体包装”——小组监督。有些同学根据自己的情绪制定的规则:1、做作业前调整情绪,暗示自己要认真完成作业。2、做作业时不抱怨,要乐观。还有的孩子从字迹书写上制定的规则:1、我先把字写好,每天认真练字。2、时刻提醒自己要认真,不能敷衍了事。当然“集体包装”小组也各有特色。“组内互相出题并讲解。”“如果一周有一次没有认真完成作业,请全组同学吃棒棒糖;两次就请喝酸奶:三次请全组人吃饭”。

有了这次活动后,各科老师反馈孩子们做作业的态度明显更加端正了。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还需要不断提醒孩子们,长期保持,形成良好的习惯,相信会收获一份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