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齐晓波)“这口井的问题得赶紧解决,不能影响生产进度!”近日,在新立采油厂一处位于水田旁的低洼作业区,作业一队队长刘彦维一边仔细检查设备,一边焦急地督促员工。为确保生产运行优质高效,这个厂提早着手,超前制定低洼地带上产措施。
随着春季上产劳动竞赛的开展,这个厂紧紧抓住春季夺油上产黄金期,在低洼地带开启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产攻坚。此次计划在低洼地带开展3项施工任务,分别是抢修78口不正常井、抢上54口压裂措施井,以及检修位于鱼塘和水田的低压线路。
自2月初起,针对低洼地带的生产工作便迅速展开。在不正常井排查和措施井抢上工作中,作业队干部和作业区质量监督员扎根现场,全程监督。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严格把控施工现场的标准化操作和施工质量。老井压裂作为增产的关键手段,厂地质所和工艺所的技术人员深入每一处低洼现场踏查,根据实际情况迅速制定压裂方案。工艺所严格监管施工质量,生产运行部积极组织作业运行,调配各方资源,密切跟踪压裂进度,及时协调解决各种问题。为了加快进度,这个厂干部员工主动放弃周末休息,加班加点,全力提质效,为2025年开好头、起好步,同时进一步给完成全年生产任务吃下一颗“定心丸”。
在检修位于鱼塘和水田的低压线路时,生产保障服务队的队员们扛着沉重的导线和维修工具,在泥泞的水田和冰面上艰难前行。面对这些困难,队员们毫不退缩,他们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有条不紊地进行验电、登杆挂接地线、紧线等工作。现场监督认真负责,队员们紧密配合,高效地推进维修工作。
截至目前,这个厂在低洼地带的生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完成压裂14口、压准完14口、压准占井7口,还完成改下泵6口。在低压线路维修方面,紧线34空合计1700米、立杆8根、更换绝缘线1140米、打拉线8把、更换绝缘子24个。为春季夺油上产会战开通“绿色”通道,助力油气生产“一路狂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