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阿不力克木·克排科驾驶着大马力拖拉机为村民犁地,身后的黑色泥土如浪涛般朝两边翻涌。这名喀什地区泽普县古勒巴格乡尤库日喀拉尤勒滚村的村民说:“在塔里木油田的帮助下,我们腰包鼓了、腰杆子硬了!”
10年前,阿不力克木还是村里的贫困户,如今,却成了全村屈指可数的富裕户,拥有大马力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平地机、小轿车各1辆,总价约100万元。
转变来自2017年。这一年,油田驻村工作队进驻尤库日喀拉尤勒滚村,开始了持续帮扶。该村地处“三区三州”,所在的泽普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
油田驻尤库日喀拉尤勒滚村工作队持续推行“党支部+致富带头人+监测户(脱贫户)”模式,激励致富带头人发挥“传帮带”作用,在致富理念、启动资金、经营管理等方面给予监测户全方位帮扶。
在油田驻村工作队的协调帮助下,2017年,村致富带头人、党员、村副大队长兼种田大户付百川与阿不力克木结成帮扶对子,开始了长达8年的帮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017年以来,油田驻村工作队利用油田帮扶资金,每年组织村民开展农业种植、养殖、农机驾驶和维修等各类技能培训,让阿不力克木在内的30多名村民掌握了各类技术。
2017年底,付百川看到泽普县推广机采棉,认为这是一个挣钱的机会。他来到阿不力克木家里,建议会开拖拉机的他买一台带有播种和机采棉功能的中型拖拉机。可是,这台拖拉机要花10余万元,阿不力克木犯了难:“大哥,我手里只有2万元咋办?”“没事,我借你3万元。”付百川回答,“弟弟有了困难,我这当大哥的咋能不管!”
其实,那段时间,付百川刚盖了5间新房,家中1个孩子还在上大学,手头只有3万元。付百川不仅借钱给阿不力克木,还帮他向银行贷款6万元。阿不力克木用这笔钱买了一台拖拉机,每年开着它帮村民播种、采棉花,3年就还清了所有欠款。
因为家里穷,阿不力克木没钱娶老婆。这几年,他驾驶着拖拉机日夜在农田劳作,再加上油田驻村工作队和付百川的持续帮扶,阿不力克木终于富裕起来了。他推倒破旧的土坯房,盖了5间新砖房。2023年,他手里有了20多万元存款,当年,31岁的他终于结了婚。
为了持续开展帮扶,2024年,油田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把村里的380亩高标准农田交给阿不力克木,让他负责耕种、浇水、打药等日常管理。仅此一项,他那年就挣了6.4万元,全年收入20多万元。
近几年,村民喜欢用大马力拖拉机耕种农田,但大马力农机数量很少。发现这一商机后,付百川建议阿不力克木买一辆。今年2月,阿不力克木出资20万元,贷款20多万元,购买了1台大马力拖拉机,仅1个多月,犁地、平地300余亩,就挣了2万多元。
如今,油田驻尤库日喀拉尤勒滚村工作队持续在全村挑选致富带头人与村民结对帮扶,帮助22名村民过上了富裕生活。尤库日喀拉尤勒滚村村民人均年收入由2017年前的2000元,增长到如今2万余元,实现了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