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新乡医学院 - 《新乡医学院报》

浴火重生 “移”路相随

2025-01-10     浏览(988)     (0)

文章报道了孙女士两次战胜白血病的过程。医务人员帮助她顺利完成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最终战胜了疾病。孙女士感激医务人员的救命之恩和重生的机会。


陈小双/摄

本报讯(记者 陈小双)“谢谢你们十年前救了我,十年后又给了我重生的机会。”当经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孙女士走出移植病房的那一刻,泪水与笑容交织,她激动万分。在生命的十字路口,孙女士两次被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二病区的医务人员拯救。

时间回溯到11年前,2013年8月,当时33岁的孙女士因发热做血常规检查,发现贫血及血小板减少,于是来到一附院血液内科二病区检查。结果却如晴天霹雳——她被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面对突如其来的疾病,孙女士在接受了主任医师李志英、副主任医师王婉玲团队制定的治疗方案后开始了艰难的治疗之旅。

经过一个疗程的化疗,孙女士的病情得到了初步缓解。然而,生活的压力却如影随形。血液内科二病区的医务人员始终给予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和鼓励,自发成为孙女士的“临时家人”,主动帮助她安排日常生活。经历了多疗程的巩固化疗侯,孙女士病情实现完全缓解,重新回归正常生活。

然而,病魔并未就此止步。2024年3月的一个早晨,孙女士在刷牙时出现牙龈异常出血,这让她警觉起来,并于第二天再次前往一附院就诊。

来院检查后发现显示孙女士血小板减少,随即入院治疗。经过详细的检查,她被确诊为白血病复发。这一消息如同一记重锤,再次将她和家人堕入深渊。白血病复发后的治疗难度和生存率都大幅下降,孙女士不仅要面对化疗带来的身体上的痛苦,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在血液内科二病区医务人员的鼓励下,孙女士决定再次与白血病抗争到底。

遗憾的是,一个疗程的再诱导化疗并未缓解病情。更换方案后,治疗依然失败,孙女士的信心几乎耗尽。李志英、王婉玲团队并未放弃,血液内科二病区主任李敬东多次组织专家讨论,定制个体化治疗方案。终于在第三次诱导化疗后,病情得到了缓解。

为了巩固来之不易的治疗成果,彻底打败病魔,治疗团队在与孙女士及家人深入沟通后,决定采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来进行治疗。幸运的是,孙女士与她弟弟的配型完全吻合。尽管供受者血型主侧不合,存在红细胞植入不良的风险,治疗团队制定了个体化移植方案,覆盖了从移植前的准备到移植后的每个环节。

在移植过程中,医务人员密切观察孙女士的身体状况,及时调整药物剂量,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警惕可能出现的排异反应,随时准备采取应对措施。由牛光敏、满秩云、王亚婷等护士组成的护理小组制定了科学的护理方案,认真实施了每一项护理措施。在治疗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孙女士的移植进程非常顺利,未发生任何感染及排异等移植并发症。

经过23天的移植治疗,孙女士战胜了白血病,走出移植病房,重新拥抱生活。孙女士的经历充分展示了一附院医务人员对治疗理念的坚持和对患者的不放弃精神。在未来的时光里,将有更多的患者战胜疾病的困扰,重新拥抱生命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