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谢英 马博)3月16日,随着克拉2-8井生产及视频数据并入克拉采油气管理区克拉处理站(克拉油气运维中心)主控室,注气设备全面实现集中监控和远程控制,标志着库车山前首个注气井无人值守试点工作取得成功。
以往,注气井的日常运行依赖于人工,人力、物力及时间成本较高。同时,注气井压力高也会带来安全风险。克拉采油气管理区积极推动“集中管理、远程操作、无人驻守”的生产模式,有效降低注气成本,提升现场安全管理效能,并充分释放“数智+”发展潜力。
数智融合赋能油气高效开发。管理区自今年初开始筹划注气井无人值守方案,选取克拉2-8井试点。在实施过程中,攻克通讯链路不畅、数据点表缺失、数据获取困难等诸多难题,最终于3月16日顺利完成试点。
人机协同降低安全生产风险。通过高清摄像头、智能传感器以及远程控制系统,克拉2-8井实现了关键运行参数远程实时监测,一旦系统检测到异常参数或潜在风险,会立即触发报警机制,同时将详细信息传输给相关工作人员,方便及时采取解决措施,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员在高压区停留的安全隐患,降低了偏远井场的人力成本投入。
资源优化释放提质增效空间。在积极推动“集中管理、远程操作、无人驻守”生产模式的基础上,管理区将进一步借助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对注气井的运行效率、能耗水平进行持续优化,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提升注气井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为后续更多注气井无人值守实践提供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