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校报》

着力铲除医疗行业 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作者:陈晶玲 姜冠潮    
2025-03-15     浏览(53)     (0)

医疗行业腐败治理是净化医药行业生态、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必然要求。必须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深化标本兼治、精准施策、系统施治,打好攻坚战、持久战。文章分析了医疗行业腐败问题的表现形式和根源,提出了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加强监督制约等措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新时代以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成效有目共睹。”同时他也深刻指出,“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严峻复杂。腐败存量尚未清除,增量还在持续发生,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的任务仍然艰巨繁重。”

腐败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在不同行业领域会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具体到医疗行业,伴随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行业风气持续向好,但腐败问题依然存在。个别“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人员利用权力寻租、收受回扣、行贿受贿,且贪腐手段不断升级、日趋隐蔽,为防范和治理腐败问题带来诸多困难与挑战。回顾分析近年来,特别是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期间通报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医疗行业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尚不完善。一批批“关键少数”,特别是医院党政“一把手”相继落马,暴露出对重点人员松于管理、对权力运行荒于监督等问题;二是不正之风及不良交往风气屡禁不止。一些药品耗材、医疗设备供应商为了让其代理的产品进入医院,千方百计地拉拢腐蚀“关键少数”及关键岗位人员,接受医药企业及管理服务对象财物以及宴请、旅游、娱乐安排等问题仍时有发生;三是错误思想观念及心理认知仍然存在。医院作为“高知”群体最为密集的单位之一,“专家特殊论”“业务需要论”等错误思想尚未彻底破除。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腐败问题的防范与治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以更加有力、有效的举措推动防范和治理腐败问题常态化、长效化。

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要始终保持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保持战略定力和高压态势,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医院纪检监察机构作为开展反腐败斗争的专门力量,要准确把握反腐败斗争的新情况、新表现,主动应对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新挑战,要牢固树立“办案是最有力最深入监督”的工作理念,持之以恒地加强自身队伍建设,以坚定、稳妥、优质、高效的案件查办能力形成强大震慑,推动从个案重点惩治向医疗行业系统治理提升转变,持续深化推进反腐败斗争的实践路径。要坚持行贿受贿一起查,持续完善同上级及地方纪委监委联合办案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医疗机构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工作机制,破除“围猎”与“被围猎”的关系网,斩断利益输送的链条。与此同时,坚持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扎实做好案件查办的“后半篇文章”,不断强化个案剖析与类案分析的本领,深入查找制度建设薄弱点、权力运行风险点、监督管理空白点,健全完善纪检监察建议的提出、督办、反馈、回访工作机制。

持续健全权力监督制约机制。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首先要扎紧织密制度的“笼子”。要健全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和集体研究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同时探索向公立医院选派纪委书记工作机制,更好发挥同级监督优势。要紧紧抓住定政策、作决策、审批监管等关键环节,完善制度流程、规范权力运行、堵塞风险漏洞、减少自由裁量空间。要增强制度刚性、严格制度落实、防止“破窗效应”,发现问题及时纠偏,严禁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其次,各级党组织、各部门要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配合,把决策权、基建权、采购权、人事权、财务权等关键权力纳入重点监管范围,加强廉洁风险隐患动态排查,制定针对性强、具体管用、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健全防治腐败滋生蔓延的制度机制。

持续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思想上的病变是引发腐败的诱因之一,要下大气力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不断正本清源、固本培元。要通过持续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分层分类开展警示教育,激发党员干部崇高理想追求,把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看成是极大的耻辱,坚决破除“专家特殊论”等错误思想,自觉守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依法用权、秉公用权、为民用权。要持续加强行业作风建设,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恪守医德、廉洁行医。要积极宣传廉洁理念和正面典型,营造见贤思齐、崇尚先进的良好氛围。要进一步创新形式载体,通过开展廉洁主题作品展、廉洁主题微党课等活动增强廉洁文化的传播力、吸引力和感染力。要推动构建“亲”“清”型医商关系,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及医务人员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恪守交往底线,做到“亲”而有度,“清”而有为。总之,廉洁文化建设需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持续推动廉洁文化融入日常、浸润人心,共同营造崇廉拒腐、风清气正的良好风尚。

医疗行业腐败治理是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净化医药行业生态、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医疗行业高质量发展、完善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防范和治理医疗行业腐败,必须下大气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深化标本兼治、精准施策、系统施治,坚决打好这场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

(作者陈晶玲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委办公室主任;姜冠潮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委副书记、人事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