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里的宁波工程学院褪去了平日的喧闹,国际交流学院机制232班的陈俊杰却步履不停。他每周数次往返于家与学校之间,实验室的灯光下总有他伏案的身影。从斩获机械设计竞赛慧鱼组国赛三等奖,到3D大赛精英联赛省赛二等奖,从“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省铜奖到“省新苗”立项,他以不懈的专注与坚定的毅力在寒冬里默默积累着青春的厚重。
破茧:建模如山,选材如探径
初次踏入复杂的机械建模世界,陈俊杰犹如步入迷宫。课堂所学仅是冰山一角,面对庞大且需精密参数的模型,他常被卡在某个步骤反复折腾。深夜的书桌前,反复播放教程、细致记录、不断尝试,直至模型成功运转。“误差不超过0.1毫米”,他亲身体验了这句话的重量,眼中布满血丝,掌心的鼠标痕迹见证了他的坚持。选材之路同样坎坷,从铝板型号的分辨到钢材特性的选择,每一步都需查阅大量资料、咨询导师,最终精准锁定。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实践能力,更让他深刻体会到科创的不易。
争时:碎光成河,步履织锦
陈俊杰还面临着雅思备考与留学申请的双重挑战,这些任务如同一张错综复杂的网,但他却以条理清晰的方式逐一梳理,确保每一步都走得稳健而有力。清晨六点的书桌前,雅思单词的诵读声混着咖啡香;午后的实验室里,他与队友争论模型细节,白板上写满公式;深夜归家后,台灯下摊开的留学资料压住了一角建模图纸。陈俊杰的寒假被切割成精确的模块。母亲心疼他连轴转,劝他“偶尔偷个懒”,他却摇头:“今天少做一点,明天压力就多一分。”在他看来,家的温暖与实验室的理性,共同构成了他前进的动力源。
志远:心向峰顶,足履霜雪
“看十遍不如做一次”,陈俊杰以实践实现自我超越。从建模新手到工程制图高手,从材料门外汉到侃侃而谈,他不断蜕变。“冲击国赛”,他眼中燃着火,语气坚定。寒假尾声,模型初具雏形,窗外嫩芽探头,他摩挲着零件,眼底映着屏幕微光。那些寒风中的奔波、星辰下的奋斗,终将成为青春路上的坚实足迹。青春从不言易,但总有人愿在寒冬里默默耕耘,等待破土而出的新生。
(郑善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