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梁芮晗 冯宇翔)截至3月11日,哈得采油气管理区年度累计注气6352万立方米,实现控制递减增油3.4万吨,整体同比自然递减降至9.24%。
富源210水窜井组注气试验目前阶段注气2566万立方米,增油8223吨,单井日均增油达18.2吨,吨油耗气量仍在持续下降。该井组4口采油井全部见效,受效率达100%,其中富源210-H3井油压从2.65兆帕升至15.42兆帕,富源210H井含水恢复平稳。通过多井联动的注采模式,重新释放水窜单元生产潜力,为缝洞型油藏高效开发提供了可复制模板。
管理区以全链条时效管控为核心,建立注气施工标准化体系。注气前,落实注气条件,通过验封、正挤稀油等措施,逐井区落实井筒条件,识别潜在风险,提高组织效率。队伍组织上,明确搬迁安装时间,通过建立注气搬迁安装时效写实表,拆解注气搬安流程,明确各环节时限,压实各部门责任,成功缩短注气组织时间。注气过程中,严格油井管理,逐井配套动态监测计划,强化压力、组分等资料录取,及时应对突发情况,为注气生产平稳高效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针对缝洞型油藏注气气窜难题,管理区组建地质-动态联合攻关团队,建立早识别、早优化的管理体系。早识别方面,加强注气受效井动态监测资料录取,确保第一时间发现气窜井组,及时调整注采参数。早优化方面,每月紧抓吨油耗气量指标,开展经济评价,优化注采参数,科学规划注气工程。在哈得302井组注气过程中,实时监测发现受效井油压上升趋势异常加快,气油比开始升高,天然气组分中氮气含量上升。技术团队迅速采取应急方案,调整注采参数,针对气窜方向单井进行关井激动,成功避免大规模气窜。
目前,管理区在跃满、富源等主力区块规模化开展氮气驱、减氧空气驱等试验,构建起注得进、驱得动、控得住的全生命周期开发体系,为全年增油18万吨目标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