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浙江工业大学 - 《浙江工业大学报》

流动的春天

作者:绿药2201班倪佳琪    
2025-03-15     浏览(26)     (0)

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对春天的感受和记忆,包括早春出生的经历、去北海道旅行的感受、追寻春天的痕迹等。作者认为春天是最不容易在生命里留下折痕的季节,它大方包容,慈祥地看着万物生长,在人们的恍惚中翩然离去。作者对杭州的春天感到留恋和感慨。

春天是最不容易在生命里留下折痕的季节。落下的雨滴是轻的,拂过的风是轻的,万事万物都轻飘飘地出现,连带着身体也变得轻盈。但那轻盈之中又带有点厚重,生命初降的厚重。那些厚重凝成抽条生长的树、迎风招展的花、扰动春水的候鸟,最后变成平铺而生动的成长。

春天来临的时候,心是最后感受到的。早春料峭之后突然拔高的温度使额间冒出第一滴汗,汗滴滑落的触感传递到心脏。抬眼看温和的太阳,才发现它早已被春天托举多时,以人们可以接受的温度存在。

提到春天,人们总是想起花,五颜六色的花;或缀在丛间,或开在枝头,或盈盈几朵撒在草地上。杭州的花不是同时开放的。想起去年稍晚于这个时候去太子湾公园,春天已经完全包裹了杭州,翻到那时写的日记:“那天早起坐校车,靠在窗边阖眼,阳光在眼皮上跳动,像一个开关,明明暗暗。气温渐渐升高,春天的气息非常浓烈,太子湾公园里的郁金香开得正旺。在春天,人人都向往花朵。但人太多了,盖过了郁金香,我没待多久就离开了。倒是公园另一侧的游船看起来很自在,波光粼粼的湖面,几只水鸟掠过,远处雷峰塔矗立,西湖看一万次也不会烦。”

我就是在早春出生的,农历二月初三,龙抬头的后一天。早春的第一声雷带来充沛的雨水,雨水过后的空气澄澈得像流动的水,轻薄的人群像鱼一样游动,在潮湿的温润的空气中自在呼吸。点燃的数字蜡烛滴落蜡油,很快就被吹灭,21岁的生日愿望简单直白,就像高三那年许下的心愿。旧时不比今朝,未来正大刀阔斧地迎面而来,我在最象征希望的季节许下花团锦簇的愿望,那是伸手也不能摘下的太阳———需要春的温和、夏的热烈、秋的冷静,才能捧出的最让人温暖的太阳。

今年冬天去了一趟北海道,被雪覆盖了大半的城市。那是寒冷的、干燥的、晃眼的冬天,对比之下,我对春天的感知也变得格外敏感。我在游记里写:“雪花一样的旅行,在回到温暖的地方以后就化成了水,然后蒸发。我们拼命抓住一些浮起的水汽,用文字塞在最后的记忆里。”写下那段话的时候,高铁车厢里温暖的气温和现在感同身受,春天融化了冬天的记忆,悄无声息———果然春天是最不容易在生命里留下折痕的季节。它大方包容,慈祥地看着万物生长,它在和风细雨里,在旭日暖阳里,然后在某个时节,让人感受到它具象真切地来临,又在人们的恍惚中翩然离去。

现在还是春天最神秘的时候,人们逐春踏春,都在追寻它的痕迹。天边飘来的一朵白云,云下枝头绽放的第一朵花,花下沉睡醒来的蚯蚓,春的信号接连出现。今早坐校车前往朝晖校区时,手指划开起雾的车窗,车辆正行驶在高架上,低头望去,高架上的花开了,紫红一片,春天在川流不息中蓬勃跃动。

杭州的春天是短暂的。在杭念书近三年,如今已是第三年春,若要我详细描述前两个春天,我只能说留下了很多,也带走了很多。在被春润泽的同时,很多人在生命中来来去去,有的抽丝剥茧般拔去缠绕在心上的记忆,有的就像春天里的一场雨,不着痕迹。直到过了很久很久,才发现簌簌迎风的叶子缓缓飘落。那时,合上双手祈祷:“请在春天回来好吗?我的山坡开满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