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吉林石油报 - 吉林石油报

土地综合治理见成效盐碱荒地变肥沃良田

农业开发公司全面盘活耕地资源端牢『中国饭碗』

2025-03-17     浏览(28)     (0)

吉林油田农业开发公司通过农业技术推广和田间设施完善,成功帮助承租户解决农田种植、田间养护和灌溉等问题,截至目前已完成95%的未利用耕地复耕复种验收,实现土地租赁收入利润年平均增长5%,并让承租农户的“腰包”鼓起来,筑牢了吉林省“金色粮仓”。

本报讯(记者 杜琳琳 通讯员 倪娜)“从这一片到那边,以前全是撂荒地,没有你们油田给除杂草、翻耕地、开垄沟、改良土壤,我们哪来这几年的好收成!”3月11日,惊蛰已过,春分将至,吉林油田农业开发公司两万亩农场的承租户李春生早早就来到了农田里,看着疏沟现场忙碌的“石油红”,他带着笑意的眼中,仿佛已经看到了鼓溜溜的“粮袋子”。

土地活,产业盛,乡村兴。在两万亩农场境内,前郭区片蒙古艾里功能区曾有872.02公顷未利用耕地,因土壤盐碱化严重和水利设施不完善等原因无法耕种。2023年以来,吉林油田农业开发公司深入落实吉林省“千亿斤粮食”建设工程相关要求,立足西部盐碱地开发现状,组织开展先进农业技术推广活动,完善田间农业设施,帮助承租户解决农田种植、田间养护和灌溉等问题。截至2024年末,95%的未利用耕地已完成复耕复种验收,土地租赁收入利润年平均增长5%,既端牢了“中国饭碗”,又实现了企业增效。

今年初,农业开发公司持续围绕两万亩农场剩余未整理到位地块复耕复种工作重点,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在备耕关键期来临前,着力改善耕作条件,激活“沉睡”耕地。

“这片农田我承包3个年头了,每年春耕前,油田都把水、电、排水渠给收拾得板板正正的,我们只管种地,真是又省心又赚钱……”李春生在两万亩农场拍下了20公顷农田,目前,每公顷农田产粮已过万。然而承租之初,他内心也十分忐忑;“这要是块低产田,‘砸’手里可咋办?”

可吉林油田却给李春生吃了颗“定心丸”,土地租赁前,两万亩农场员工已对需完善的配套设施开展现场踏查,编制了专项改造方案,分期分批开展农田配套设施改造项目,通过积极修补田间道路,疏通引泄水渠道,完善过路涵管桥,做到“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涝能排、旱能灌”,全面提升承租农户“满意度”。

“每年种植期,我们还会邀请农业科学院的教授来给农户‘答疑解惑’,指导病虫害防治。”田地要盘活,种植是关键,两万亩农场生产副场长张清玉表示,为确保承租户粮食稳产,土地实现可持续利用,农场技术人员始终与农业科研院所保持联络,认真学习土壤治理及改良先进技术,并通过宣传引导,提高承租农户对各种肥料的认识,指导其科学合理配方施肥,有效控制盲目超量施肥。同时,进一步加强土壤保持与修复,实施土地深翻,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耕地质量。

两年来,两万亩农场复耕田地粮食总产达2千万斤,吉林油田在实现企业内部提质增效的同时,也让承租农户的“腰包”鼓起来了,更为筑牢吉林省“金色粮仓”担起了央企使命。

撂荒地变成“致富田”。接下来,李春生将在“复生”的撂荒地上翻犁、施肥、栽植……迎接金灿灿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