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交通报湖北站 - 湖北交通新闻

做足“水文章”激活“水经济”

——十堰丹江口陈家港建设增加“绿”含量

2025-03-17     浏览(292)     (0)

在丹江口市陈家港施工现场,土方工程全面铺开推进,多式联运港口计划建成,将打造“铁水公空”联运基地,增加市场客货量,促进交旅融合发展。根据规划,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3万标箱,客运量为10万人次。

312日,在丹江口汉江大桥旁,陈家港施工现场一片繁忙,运送土方的车辆来来往往,项目场平工作已全面铺开推进,原有低洼区域正在进行垫高找平,丹江口市交投绿色建材有限公司工程事业部部长谭成刚介绍,垫高找平大约需要200万方土方量。

作为十堰首个“铁水公空”联运基地项目,陈家港是汉江丹江口至襄阳段航道整治工程的关键节点,项目总投资18亿元,分为两期建设:一期建设码头、铁路专用线、物流中心等,以满足货物经铁路、水路运输的基本需求;二期建设51000吨级通用泊位,1300客位客运泊位。

 

铁路进港助力堰水进京

站在施工现场远眺,丹江口交通运输局办公室负责人罗兴龙用手指了指远处,“那是即将进港的铁路线,我们现在准备了三套方案,丹江口市政府正在积极协调解决线路中的难点卡点问题。”

由于十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核心水源区,肩负着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重大使命,保水护水成了十堰人民“天大的事”,如何立足“中国好水”品牌,扩大“堰水进京”规模,便成为了十堰需要续写的要事。

“一直没有自己的多式联运港口,十堰在运输结构转型和物流成本提效中是要吃亏的。立足十堰的综合交通发展的实际,十堰作出了将陈家港打造成‘铁水公空’联运基地的战略部署,汉十高铁建成运营、汉江至丹江口航道整治完工、高速公路加密成网、郧十快速通道建设成为了将陈家港打造成多式联运港口的底气”。

对进京“堰水”企业而言,堰京两地虽情牵一江,但相距千里。控制好物流成本,既关系企业运营,也关系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效益转化,多式联运无疑为企业降本增效畅通了渠道。

根据规划,陈家港还在深化交旅融合发展,做热“沧浪之光”观光高塔、水都花月夜、大坝灯光秀等游汉江项目,并无缝对接上游规划的丹江口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园,专门在陈家港划定坝下下水点,增加市场客货量。推测显示,陈家港建成后2035年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3万标箱,客运量为10万人次。

 

水产业打造千亿产业链

陈家港紧邻丹江口水库,极严的环保要求使得陈家港在谋篇布局时,就只能立足本地一库净水做足文章。十堰交通运输结合当地实际,与当地水产业深入对接、助力产业链发展。

站在刚刚整平的华润怡宝生产基地上,丹江口交通运输局办公室负责人罗兴龙说,“陈家港直接把水饮品企业搬到港区,从刚去出发就可以把丹江口的‘好水’通过码头运往全国各地。”

十堰引进了农夫山泉、华润怡宝、北冰洋汽水、燕京啤酒等知名企业品牌,推进本地丹江口水都工业园规划,通过源头活水,真正让港口贴近市场需求,发挥陈家港铁水公空联运基地的综合物流枢纽作用。

“按照规划,十堰将打造千亿级的水产业供应链条。陈家港项目的建成,将极大满足上下游企业多样化、复杂化的运输需求,促进产业集聚升级,完善产业发展链条,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丹江口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

丹江口市交投绿色建材有限公司工程事业部部长谭成刚介绍,项目建成后,众多企业将入驻多式联运基地,物流、商贸、制造等产业集聚效应将显著增强,该基地将成为辐射鄂西北、豫西南区域的多式联运综合物流枢纽中心。

(赵超  施思)